夏目漱石的战争观
------围绕《兴趣遗传》
摘要:战争的主题一直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通过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笔下《兴趣遗传》中余君的想象,把我们带回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俄战争中,让我们体会到疯狂战争的惨烈场面。然而我们通过这部短篇小说,既能看到夏目漱石的反战情绪,又能看到夏目漱石对战争的彷徨、矛盾的心理。
关键词:厌战,战争,战场
纵观日本作家夏目漱石(1867年~1916年)一生,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岁时,爆发西南战争;十三、十四岁时,发生自由党之乱,二十七岁时,爆发日清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三十七岁时,爆发日俄战争。”[1]55夏目漱石总体来说是持反战、厌战的思想。然而在《兴趣遗传》中,我们通过以叙述者身份登场的余君,发现夏目漱石对日俄战争的态度和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支持、并为战争辩护中,夹杂着反战、厌战的情绪;反战、厌战的同时又渗透着对战争的狂热追求。支持而又厌战、彷徨而又狂热,这种矛盾心理成为这部小说描写战争的主旋律,下面分两部分说明一下个人的看法。##end##
一、支持战争、并为战争辩护的思想。
夏目漱石借助余君的想象,在文章的开篇就把我们带入当年那场激烈残酷的战争中:
“因为时令的关系,神也发疯了。云中传来‘我要杀人救饿狗’,吼声震动了日本海,当吼声响彻满洲大地的时候,日本人与俄罗斯人,在朔北荒原上互不相让,拉开了方圆百余里的屠宰场。于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满目的獒狗群将腥风截断,纵向分开,仿佛是机关枪的子弹一下子喷射而出,飞奔过来。咆哮的神手舞足蹈,喊着‘嗜血吧’。飞速地喷吐着的舌头,映红了阴霾的大地,能听得到鲜血越过喉咙喷涌而出的声音”。[2]185
通过上述文字的叙述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夏目漱石以形象的比喻形式道出了战争的残酷,同时又借助神的旨意,暗示着这场战争的必然性。从侧面说明了战争是自然的、并非人为的。即“战争的发生是神的旨意”。[1]15众所周知,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满洲、朝鲜的权利,两国早在日清战争(1894年~1895年,即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就开始了不断的争斗,最终引发了日俄战争(1904年2月~1905年9月),作者将这场人为的战争视为神的旨意,有为战争开脱的嫌疑。
当时,在日本国内上上下下一片出于对战争的狂热中,余君是身不由已挤进这个行列的。由身不由己到对战争的狂热,甚至跳起来看凯旋归来的士兵。可以看出当时的夏目漱石对战争的彷徨、迷茫和狂热的复杂心里。
“自己认为战争是神的疯狂造成的,又想象让战士奔赴战场让狗吃。这样想又突然觉得对不起那些战士。”[2]186由此我们透过余君的想法,看出夏目漱石的反战、厌战之中又露出迟疑不定,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这也说明当时“只知去图书馆”[2]187的知识分子的一种迷茫。“出了屋一看,场内人群排着队川流不息,这其中还夹杂着来凑热闹的西洋人。心想连西洋人都参加进来了,那么作为帝国臣民的我们当然必须欢迎,尽个义务也要喊上一句万岁,所以好不容易挤进了欢迎的队伍中。”[2]188
或者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对战争的狂热而加入了这个行列,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的写照。
通过余君我们甚至看到了夏目漱石对战争持支持、赞扬的态度。
“全都留着黑色的胡须,这些也是战争的碎片。是铸就大和魂的作品。”“他们(士兵)不仅代表日本精神,而且代表广大人类的一般精神。”[2]196
从战争归来的士兵铸就了大和魂。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两国打仗要在第三国(中国)交战吗?众所周知这场战争以中国的东北为战场,东北人民在长达19个月的时间里惨遭兵燹之灾,伤亡不计其数。日俄两军建炮台、修车道、挖战壕、拆民房、毁民地、伐树木,无一不是驱使中国民工劳作,致使东北地区的中国百姓遭受巨大灾难。真正的枪林弹雨落在了中国的领土上,造成了“纵横千里,几同赤地”的惨景。
二、反战、厌战的思想
1.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从这里望去,仿佛就是一条黑色的河流劈山而过,敌人的子弹毫不留情地落在这黑色中。扬起的浓烟,几乎吞没了一切。愤怒的狂风撕碎浓烟,掠过天空。而那黑色的东西在嚷叫着蛹动着,其中里面就有浩一”[2]200“就像盛满大豆的草袋子里的其中一粒一样,毫无意义”[2]200
通过上面细腻、生动的描写,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士兵只是炮灰,做了那些无谓的牺牲。夏目漱石在文章开头通过余君的想象“把战场比作屠宰场”说明了战争的惨无人道。体现了反战、厌战情绪。
作者以他细腻的文笔在文章中不止一次描写了凄惨恐怖的战争场面,下面就是战争中的一个炮击的场面:
“正在这时,从二龙山方向射来五、六发炮弹,刺破天空中呼啸的狂风,击中了山腹,几乎要把整座山掀起来似的,响彻大地。飞溅的砂尘,将凄凉的初冬隐藏,封住了眼前的一切。”[2]202,203
透过浩一的日记,我们隐隐约约地感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常,人们只能无奈地听从命运的安排。“这两三个月,我所知道的将校死于城下者不计其数。死亡迟早都会到来,我日夜听着两军的炮火声,现在正排队等待死亡。”[2]230,231
浩一临终之言更是语意深刻,“今天是最后一天活命。削平二龙山的大炮声响个不停。要是死了,就听不到那个声音了。即便耳朵听不到了,也会有人到坟墓上来看我吧!而且还会拿一些白色的小菊花来看我吧!寂光寺是个安静的地方。”[2]231
通过上面文字的描写,生动地说明了生前无法得到的片刻宁静,只能寄予死后。浩一是多么的可悲、可怜、可叹啊。进而说明了战争是剥夺人类美好梦想的疯狂机器。这是反战意识的淋漓尽致的表现。
“旅顺之战是个损失惨重的著名战役。因为是总攻,不管什么步兵,必须接近敌人炮台的旁边,然而那里俄罗斯人挖了战壕。部队一旦进去就必须继续前行,但是敌人集中炮火瞄准那里,所以,士兵全被杀光。就像歌曲中的反复一样,整个作品反复出现余君的想象‘浩一进入战壕再也没上来’,结尾的几行也出现了这句话。”[1]14又一次把我们带进那惨烈的战争中,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今天和平的来之不易。
2.战争百态。
作者通过描写战争中归来士兵的百态表情,再次道出战争带给不同人的感受。也说明了在这场战争中,既有狂热派,也有反战派。欢笑的士兵就是狂热派,表情木讷的士兵就是反战情绪的表现,当然就是反战派。
“有的人黑黑的脸上装满笑容,高兴地通过欢迎的人群;有的人目不斜视慢吞吞地前行;偶尔可以看到有的士兵露出疑惑的神情‘欢迎又能如何!’。有的人站在欢迎自己的(人群中的)旗子下面,得意地看着(队伍中)后面的同伴”[2]197
余君想喊万岁,斗争了很久,“几乎就要喊出的万岁,噶然停止,为什么?”[2]190余君最终没有喊出来,我们看到了作者反战意识。
3.人性的剥夺
浩一的母亲说,让他(浩一)把那个女孩娶过来就好了。原来浩一的爷爷,与去墓地的女人的奶奶相亲相爱,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结婚。两个人的爱情,就遗传到了他们的后代的后代。所以,在邮局一见钟情,就变成了这样看似梦幻的故事。如果没有战争,或许会有个结果。余君甚至想让中士代替浩一战死。
这一段描写了祖辈们的爱情没有圆满,是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所致。而祖辈们没有实现的爱情神奇般传到了孙儿这一辈,这是多么美好又富有传奇的幸福神话啊,可惜又被战争埋葬。是战争剥夺了本来属于自己的爱情,夺走了自己本来应有的权利。这又是多么可悲、可叹的事啊。进而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共同憎恨战争。
结论:
通过余君与浩一等人物的描写,我们能够看到夏目漱石的反战、厌战思想,这种反战、厌战思想,使读者看后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然而,厌战与狂热交织在一起,我们又能触摸到夏目漱石对战争的迷失。
参考文献:
[1].大岡昇平《作家と作品の間》 第三文明社[M](1973年発行)
[2].夏目金一助《漱石全集》第二巻 岩波書店[M](1994年発行)
备注:本文引用部分,均为笔者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