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更新日期:2019-09-10   来源:求实   浏览次数:2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990年美国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率先提出了softpower的概念,这是相对于hardpower这一术语的。随后软实力成了一个

 
1990年美国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率先提出了soft power的概念,这是相对于hard power这一术语的。随后“软实力”成了一个高频专有名词,开启了“软实力”研究的潮流。1999年奈在《软实力的挑战》一书中明确阐述“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影响其他国家的行为,并获得理想的结果,如能够让其他国家信服地跟随你,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制度,依你所愿行事。软实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若一国可使自身立场在他人眼中具有吸引力,并鼓励别国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来加强界定其利益的国际制度,则无需扩展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2004年奈又在《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一书里对“软实力”进行了补充。“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外交政策的吸引力”。从约瑟夫·奈讲的软实力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且强调一国文化对他国的吸引力,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外部吸引力。实际上,这是通过显性或隐性的价值诱导和价值干预来增强 “价值同化力”,强化本国文化的独占性,从而实现“人随我欲”,“达己所愿”。奈一直很关注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情况,在2005年12月发表了《中国软实力的崛起》,指称“中国的软实力崛起与美国相比虽然还有待提升,但是未来发展趋势已威胁到了美国利益,美国应尽快采取措施遏制中国软实力的发展”。
在国内,自奈提出文化软实力一说开始,就引起了积极关注和研究。从“软权力”到“软实力”,从“文化力”到“文化软实力”,随着学界地争论,逐渐的对文化软实力形成了一致看法。没有人否认“软实力中的第一要素就是文化和文化力,而且是文化中的核心即价值观”。软实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因硬实力得名,它指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说服力。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中国文化软实力蕴含着中国特色,而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还包括我们吸收的优秀西方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那么中国文化应该怎样发挥它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以增强整个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塑造良好形象,这是我们所追求的重点,我们讲文化软实力更注重文化本身内部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的统一,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这样的文化软实力与约瑟夫·奈提出的为维护美国霸权而服务的软实力中的文化部分所发挥的软实力已然不同了。2017年舒俊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就国内这些年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与发展状况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综述,有量变的体现,也有质变飞跃的体现。充分表现出了我们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讲究软实力的研究与运用,先秦尚游说,儒家讲先礼后兵,兵家讲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非好武之邦。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下一篇: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