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更新日期:2019-09-10   来源:农业经济   浏览次数:2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调优产品结构,调顺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特色优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调优产品结构,调顺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更优更高层次发展。
(一)从生产端入手,调优产品产业结构。要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实行分类指导,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因地制宜完善种养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养殖场建设,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免耕深耕、测土配方施肥、肉牛改良、高接换优、机械耕作等先进实用技术。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内陆水域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支持集约化海水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合理控制近海捕捞。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建立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规范各类渔业用海活动,支持渔民减船转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二)从供给侧切入,调顺生产经营机制。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动产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内培外引、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实力强、成长性好、竞争优势明显的区域骨干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规范提升为家庭农场,打造每个产业都有一个“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示范点,稳步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要切实加强质量监管和品牌创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发挥各地地理标志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农超对接、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对接直销等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产得出、销得畅、变现快,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篇: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