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建水平高的工作队伍
构建以“2+N”为组织架构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和分管学校安全稳定的副校长任组长,以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党总支负责人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对重大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协调和管理。
构建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信息员小组。选拔建立舆情信息员队伍,由学校党委宣传部设置专职人员,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配置兼职人员,及时捕捉、分析并上报舆情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
构建以校园网络大V为骨干的评论员小组。聘请在网络上较有影响力的师生担任评论员,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评论,主动导帖、积极跟帖、适时结帖,维护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提供有效完善服务保障
技术平台保障。通过专业的舆情监测平台,对网站、新媒体平台、BBS论坛等内容进行实施监测和采集,实现全网海量浏览和监控,确保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网络动态。
工作机制保障。建立科学工作机制,确保舆情处置工作的完整性、规范性、严谨性,使舆情信息成为掌握工作动态、了解工作情况、展示学校事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专项经费物质保障。设置舆情工作专项经费,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确保舆情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教育培训保障。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加大培训力度,把队伍培训与日常舆情应对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提高舆情应对能力。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安排舆情监控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搜索涉及的一些敏感话题,整理归纳后填写相应工作日志。
建立舆情信息周报、月报、季报制。根据当月的工作日志领导小组报送一份舆情信息,包括舆情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等。建立舆情分类处置制度。将舆情分为一般舆情、重大舆情、特大舆情三个等级,并明确规定责任部门和应急启动程序[5]。
建立舆情处置跟踪监督制。重、特大舆情处置后,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建立舆情处置责任追究制。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应负的责任,对因工作重视不够、处置不力、发生重大问题、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