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周易》“山水蒙卦”中记载:“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德,落实立德树人,修养身心,这是成就圣人的伟大功业。这是从老师的职能上强调老师育人育德的重要意义。《论语》记载:“君子修为”。“君子”即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如孔子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后世学者认为,这是为师的修养。《论语》中的“有教无类”,就教师而言,要求对接受教育的人施以平等,不能以高低贵贱尊卑来区别对待。这是早期的教育公平,也是为师道德的一项基本标准。《论语》记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教育要使人立志大道,懂得道德的完善,懂得依仁爱原则做事,最终凭才能立足于世。这是孔子时代的教育思想及内容,也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师道准则。《荀子·致士》记载:“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意思是说:成为老师的办法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尊严而使人害怕,可以成为老师。这是强调了老师的修为尊严比博学多才更为重要。
两汉时期的《礼记·学记》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这应该就是说的,只有全社会尊师重道,才能提升全民素养,足见师道尊严的重要意义亘古有之。
唐宋时期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意思是说: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这里的“道”,其实不仅包括知识的“道”,还指精神品格之“道”;是要求老师要言传身教,才能养成学生的必备品格。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阐释老师的作用时指出:“指引者,师之功也。”“作得个引路的人,作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朱熹强调师道在于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也就是说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与品德的引路人和伙伴者。
明清时期的王阳明以“师道”为己任,提倡“身心之学”,即“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为中心的“明伦”教育。他认为,“良知之外,别无知识”;他反对为师为学的功利化教育,提倡“知行合一”师道之学。
纵观中华教育五千年,我国的先贤圣辈,对“师道”之深蕴做了丰富的诠释;尤其是我们儒家教育。在我们儒学大师们的师道哲学中,“师德”始终是被列为师道之首的;当然,这种“德”有愚忠维统的一面,但其核心价值中的爱国修身、砥砺心性,德高自清、纯洁品性,寡欲奉献、锤炼品格等强调老师的个人修为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教育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