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失范
 
更新日期:2019-09-16   来源:东南传播   浏览次数:26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语音问题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听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音有着敏感的接受反应,所以主持人的普通话语音必须标准,才能让观众得到标准的语言习

 
(一)语音问题
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听众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音有着敏感的接受反应,所以主持人的普通话语音必须标准,才能让观众得到标准的语言习得教育。但是当今电视节目主持人仍然出现一系列语音问题。
1.容易混淆的字音
汉语言文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多音字,有些非常容易混淆,这些错误读音如果不加以纠正,就会随着语言传播范围的推广,负面影响愈来愈恶劣,特别是对处于识字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更会加强负面引导,甚至出现“对的读音被大家认为是错的读音,错的读音被大家认为是对的读音”。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更加重视对个人的严格要求,增加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然而当代电视节目主持人仍有很多读音混淆的现象,例如:
(1)争执(zhí),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的主持人读成了争执(zhì)。
(2)氛(fēn)围,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的支持人读成了氛(fèn)围。
(3)应(yīng)届,湖南卫视《午间新闻》的主持人读成了应(yìng)届。
2.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
这里主要是指南方人说普通话通常会产生的错误,常见的错误就是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经常在语流中被混淆。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这样的语音问题会影响受众对词义的把握和对普通话的学习。然而当代电视节目主持人仍有很多平舌音翘舌音不分的现象,例如:
(1)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延边在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固定资产投入”,主持人把“自治(zhì)”读成了“自治(zì)”。
(2)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主持人把“沧桑(sāng)”读成了“沧桑(shāng)”。
3.语流音变错误
实际语流中,前后的读音发音会相互影响,从而产生语音的音变现象,故称“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上声变调、轻声音变、儿化音变等等,但是除了正常的音变问题之外,人们也容易发生语流音变错误,当代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有很多音变错误现象,例如:
(1)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节目中主持人把“一模(mú)一样”读成了“一模(mó)一样”。
(2)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节目中主持人把“一(yí)辆”读成了“一(yī)辆”。
(二)词汇问题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为词汇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词汇方面的错误和不规范问题也是最为突出的。主要体现在一般词汇和特殊词汇的不规范使用、方言误入普通话、网络语言的滥用等。同时,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频繁使用“然后”、“这个”、“那个”等口头禅也十分影响受众对语言的规范学习。
1.词语的错误使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词语,都是经过时间和广阔地域的考验而流传至今。很多词语,尤其是成语,有着较强的模糊性和民族性,如果望文生义,则会词不达意,闹出笑话。电视节目主持人有着大量受众,如果没有良好的词汇基础,在词汇使用上频频出错,则会影响电视节目效果,对青少年受众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当代主持人仍然存在词语错误运用的现象,例如:
(1)差强人意:表示还能令人满意。
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主持人想表达“不太令人满意”时错误使用了“差强人意”。
(2)信誓旦旦:表示誓言态度诚恳,内容可信。
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主持人想表达“说话人信心满满”时错误使用了“信誓旦旦”。
2.网络语言的滥用
随着网络文化的推广,网络用词越来越多,数量的增加导致规范难度的增加,人们在使用这些新生的词语的时候没有系统的引导,十分容易是词汇太过于随意,脱离社会约定俗成的性质,不利于普通话的健康发展。但随着网络语言影响力越来越大,电视节目主持人有时为了迎合受众的兴趣,在节目里使用网络语言,其中不乏网络语言的滥用现象,例如:
(1)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主持人多次使用“有get到哦”,使部分观众摸不着头脑。
(2)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主持人使用“蓝瘦香菇”,然而网络语言淘汰速度极快,一周时间即让一个网络词语变成过气的没有生命的词,所以节目日后在使观众观看时便会受到网络语言的不良影响。
(三)语法问题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法则,我们汉民族共同语属于孤立语,语法主要的体现不是词的形态,而是语序和虚词。当代电视节目由于很多情况是需要电视节目主持人自己即兴发挥的,主持人都是临场串词。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对于即兴发挥的内容,会有一些人类本能的生理反应: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外在的技巧来掩饰自己内心对问题的没把握,但往往会产生错误。由于主持人准备过于仓促,或者对节目内容本身不了解,或者未领会导演意图,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只能借助语言技巧来掩饰自己反应的不敏捷,其中就会产生很多语法的错误和不规范现象,不利于语言的传播与健康发展。
1.词类误用
词类就是指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词的用法。不同性质的词,有其自身的语法特点,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产生词类误用,不符合语法规范,不利于普通话的健康发展。但是当代电视节目主持人仍然存在大量的词类误用现象,例如:
(1)形容词误用做动词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主持人使用“不要黑我”。“黑”是一个典型的性质形容词,在传统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规范中,形容词不可以后加宾语,这是形容词和动词最大的区别。这里用形容词“黑”直接加宾语“我”,违背了汉语语法规范,不利于语法的客观性和权威性的发展。
(2)名词误用做形容词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主持人使用“太菜了”。“菜”是一个典型的名词,在传统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规范中,名词不可以被副词修饰限定,这是名词和谓词最大的区别。这里用副词“太”直接修饰限定名词“菜”,违背了汉语语法规范,导致人们的汉语词性特征使用混乱。
2.不规范的重叠
汉语词的重叠往往具有其一定的语法意义,词的重叠问题这里主要是说实词的重叠问题。例如:名词性词语一般不能用重叠式来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有部分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而且重叠后表示动作动量小、时量短、尝试或轻松的意义;有些性质形容词也可以重叠,表示形容对象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以上都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重叠。但是在人们的日常使用中,也存在着很多违背语法规范的重叠形式,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对重叠的不规范使用,更加不利于汉语的标准和规范。
(1)名词的不规范重叠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使用“东东”表示东西物品的意思。“东”是一个单音节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没有重叠形式,这里属于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对青少年的词汇积累有负面影响。
(2)动词的不规范重叠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主持人使用“怕怕”表示害怕的意思。“怕”是一个心理活动动词,语法上可受程度副词修饰,但不可以重叠。这里使心理活动动词发生重叠是违背动词的语法规范的。
(3)形容词的不规范重叠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使用“漂漂”表示漂亮美丽的意思。首先“漂”代替“漂亮”是不规范的省略,而且这里的重叠方式也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这样对节目造成的不良影响首先是年龄较大群体可能无法理解这个用法,同时也对年龄较小的受众群体带来不好的词语运用影响。
3.词语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词汇丰富,众多词语在语法的规范中线性得排列着,前后词语的搭配应该完全符合中文使用者的知识背景和约定俗成的法则,否者组合而成的句子是不合法的。虽然现代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但仍然有迹可循:主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名词、谓词、数量词、方位词等;谓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动词、形容词、主谓短语、数量短语等;动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动词、中补短语、联合短语、代词等;宾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数量短语、联合短语、主谓短语等;定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名词、动词、区别词等;状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状态形容词等;补语的构成材料主要是形容词、趋向动词、介词短语等。大部分搭配不当主要体现在动宾语结构搭配,其他结构搭配偶尔出现搭配不当。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临场发挥串词时,存在很多词语搭配不当的现象,例如:
(1)动宾搭配不当
湖南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主持人说“提高沟通艺术”,这里“艺术”不能“提高”,应该是“提高沟通艺术水平”。
(2)状中搭配不当
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节目主持人说“有效的管理和停放”,这里“有效”可以修饰“管理”,但是不可以修饰“停放”,应该是“有效的管理和规范的停放”。
(3)中补搭配不当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主持人说“雨下得更加激烈了”,这里“雨下得”不能“激烈”,应该是“雨下得更加猛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失范

下一篇: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失范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