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问题
 
更新日期:2019-09-17   来源: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26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问题1.1法律知识欠缺法律知识是一个人具有法律素养的前提。一带一路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国内法,还要学习掌

 
1“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知识是一个人具有法律素养的前提。“一带一路”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国内法,还要学习掌握有关的国际法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但目前,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显然不系统不全面。具体表现为:一是他们只学习一些国内法律知识,对有关的国际法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知之甚少;二是法律基本概念理解不够准确。他们只知法律是由国家规定的,但是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划分不够明确;三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界限不清晰。在国内法部分,他们只能区分基本部门法,而对于刑法、刑事诉讼法这类部门法辨别较难。据有关调查显示(此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3份,有效问卷187份),“有13%的大学生不知道宪法是我国最根本法律,”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远远达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需要亟待加强。
1.2 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内容。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征程后,大部分大学生都意识到法律意识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总的来说,他们的法律意识不强,还只是处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如果当自身利益受损时,基本能够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利;如果是朋友或亲人违法犯罪,就会犹豫不决,不能果断的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受封建意识的影响,目前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固守“关系至上”的观念,认为当今社会仍然是人治社会。法律只是维护有钱人、有权人的权利和利益,限制弱势群体合法权利的一种工具。据有关调查显示(此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193份,有效问卷187份),在被问及“如果你的亲人违法犯罪时你怎么办?”时,有 64%的学生认为亲情高于法律;在问到关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问题时,51%的大学生对此持怀疑态度;37%的大学生认为“如果诉讼双方社会地位不平等,判决结果会偏向社会地位高的一方”;46%的同学认为“行人过马路不一定非得走斑马线”等。可见,目前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并没有建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更没有将其内化为自身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
1.3 法律信仰不够坚定
法律信仰是检验一个大学生法律素养高低的核心要素之一。但在目前,大学生在法律信仰方面表现为比较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相信我国会成为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对此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仍然有部分学生对我国的司法公正存在疑虑。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虽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确实出现了不少司法不公、腐败等现象。再加上近年来由于新闻报纸、互联网爆料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高校大学生对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产生了怀疑,法律信仰动摇,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比如,最近两年闹的沸沸扬扬的大学生裸贷问题,不但自己参与,还会拉同学进来,从某种程度上其行为已经属于传销范畴,完全不顾现行法律法规。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在诱惑面前不能根据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准则向违法行为说不。
1.4 法律的应用能力不足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违法犯罪的现象时,大学生能够意识到应该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在具体使用什么法律时,却不能够及时从头脑中调出相应的法律法规,理论与实际衔接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法律知识掌握有限,大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基本上可以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遇到的法律问题,但在比较生疏的方面,就无力应付。目前,“一带一路”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法律知识掌握不足,在这方面的法律应用能力几乎为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 “一带一路”倡议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