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科学地理解,我们不难发现,作为社会问题的一种,贫困问题的“存在和演变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背景、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深层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结构等内在的和外在的综合因素有关”。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途径和方法等均存在着差异性和区别性。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的僵化的、教条的理解,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存在贫困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贫困及反贫困的理论,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的论断。此后,不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设定“20世纪末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目标,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区域瞄准,没有识别到户”,即从“贫困县”到“贫困村”再到“连片特困地区”,我国在开展贫困对象识别、贫困对象帮扶、贫困对象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是“贫困地区的区域开发”,而不是针对个人和家庭的更为直接和准确的帮扶。这种针对区域性的扶贫措施,从微观贫困角度来看,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扶贫工作中逐渐凸显出其不合时宜的地方来。首先,以区域作为贫困对象,没有关注到城市贫困现象。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改制使得工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城市中产生了数量较多的下岗工人。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随着经济的发展,从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从事劳动,从而产生了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中生活,但是他们的经济收入、接受再教育机会等却无法和城市居民相提并论。再者,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老人的贫困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鳏寡孤独及失能人群的贫困问题也不容小觑。其次,以区域作为贫困对象,只关注到区域上的“面”,无法涉及区域内的“点”。在我国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年来以区域作为扶贫对象,不仅加大了区域内基础设施建、加快了区域内产业支持力度等,也不断加强了区域内基础教育改革,提升文化建设水平等,这些手段和措施确保了我国贫困地区的减贫力度。联合国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近30年间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93.3%来自中国。在大规模减少了绝对贫困人口后,截止到2015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为5575万人。贫困人口的减少必然使得分布区域的集中性相对变弱,贫困人口分布由“片”变成了“点”。基于该种情况,以区域作为扶贫对象的工作方略将必然导致扶贫成效的下降,计划性的粗放型的扶贫方式最终将影响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恰好适应了我国目前贫困人口分布及扶贫工作的现状。再次,以区域作为扶贫对象,只依靠区域的GDP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标准,无法对扶贫成效的考察量化、细化。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工作不能“用手榴弹炸虱子”,形象地刻画出扶贫工作中某些部门和个人好大喜功,做空头文章的形象,也揭示了现阶段继续以区域作为扶贫对象实际效果不显著的现实。
正是基于我国目前扶贫工作的现状,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进一步强调: “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在扶贫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扶贫工作中,充分将个体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将对个体的关心与关注放在首位。
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核,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个人充分发展的精准扶贫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观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推进。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首先是“现实的个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础,而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决定“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的客观基础和实质内容的是生产力,或者说决定这个机体存在的本质原因是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每一个社会中的一切生产关系,被决定的一起生产关系内在地联系着并形成了一个整体,即“一切关系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从这个逻辑演绎上来说,逐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是由我们国家当下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的,这个生产力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国家目前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同样也是内在相互联系并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当下一切关系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作为现实的个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就是这个当下的这个社会机体。现实的个人在当下这个机体内和其他关系相互影响,推动了这个机体的更新和发展。由此可见,现实的个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作为整体中的个人的作用不容小觑。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现实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不仅要实现全体人民的丰衣足食,也是消除两级分化和贫穷。习近平提出的精准资助、精准帮扶恰恰正确估计了个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参与力量,也具有前瞻性地预测到个人的不富裕对实现中国梦大业的影响。其次,个人充分发展的精准扶贫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观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推进的另一个表现是注重培育人格主体性。人是具有物质性的现实活动和体现其本质的自主性、自由性交互在一起的完整的生存者。人物质性的现实活动以生产和科技发展作为前提条件的,而体现人的本质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则是依赖于人的物质性活动的,也就是说,要促使人的本质即自由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要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为出发点,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不断推动科技发展, 不断推进消费升级,并且以先进文化对人们进行引导,最终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精准扶贫不仅要关注贫困地区的贫苦户,还要关注到贫困户中的个人,这说明了我国目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可以为贫困户中贫困个人的人格主体性培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其二,贫困个人的人格主体性培育根本目的是为了,从而彰显他们的生存价值,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品质,使人之所以成为人。归根结底,精准到个人的扶贫策略的推进可以增强主体意识,培育主体精神,凸显主体创造性,开发主体能力,塑料主体人格,从而促进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从实在本质到现实的转变。精准扶贫不仅将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考虑,也从哲学视角给予人的发展指出了光明之路。
个人充分发展的精准扶贫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观中集中发展生产力的有益补充。我国的反贫困斗争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走向现代化、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进程中逐渐开展的。走向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进程中,生产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正如马克思说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在这里,马克思对个人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释。虽然,马克思的阐释是建立在“洞察了科学技术发展将给劳动性质和主体发展根本性质变化” 基础上的。但是,也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反贫困斗争的胜利带来了启示。现阶段的反贫困斗争已经从“面”转向“点”,从对区域性的关注转型到对个体的关注,切实将人作为扶贫、脱贫的对象。扶贫、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仅包含人格主体性培育,也包括充分发挥个人生产力的作用。“我们今天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达到这个目标,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模糊这个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