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文化的成果涵养人,增强情感认同。
中华民族在过去的发展中凝结成了独具我国特色的文化精神纽带,它们奠定了我国文化的重要根基。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绘画、音乐、书法、舞蹈、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凝结着华夏儿女的情感表达,也传递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声。它们为当代学生提供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大量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应用在教学中,既能对专业知识加深理解,更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出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长速率的影响,教学中可用于阐述有效积温法则:K=N(T-C),生物完成某阶段发育所需的总热量,称为有效积温,为常数,故而出现山上桃花因温度较低而开放晚的现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作为典型的食物链素材进行分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种间竞争的结果通常是不对称的: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被抑制甚至被消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出生态系统中分解过程的意义;《梓州李使君》“山中一夜雨,树秒百重泉”对树干截留雨水的情景做了生动的描绘;晋代诗人淘渊明在《旧去来辞》中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反映了森林涵养水源的道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概括了生态系统水循环主要知识点:循环过程、储存库、循环周期等。
2. 以古代科学成果,促进价值自觉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知之甚少,甚至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科学是西方的专利思维,事实上中国古代创造了非常辉煌的科技文明,如:早在战国时期的石申就已经对行星的天体运行有了科学认知,甚至震撼性的提出过月食现象是地月阴影造成的;再如《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等数学著作,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用勾股定理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了。专业课教师有义务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在相关学科所取得的成就。
生态学虽然起源于西方,但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千就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问题,并且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提出了一个应对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则和理论依据,这有效反击了西方所强调的“主客二分”。在儒家的理论中“天地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为手足,合以成体。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也提出宇宙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四者之间的重要性从其排列的先后可见一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强调取之有度、永续利用的生态资源保护思想。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的观点也很有代表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显然,孟子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生态对于整个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的生态观不仅通过理论层面来展现,同时也贯穿于一切劳动生产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例如为了维护生态环境,设置了特殊的部门来进行管理。除此之外还颁布了法律条文,将其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为我们加强生态意识、实施生态管理、维持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新时代创建新型生态文明埋下了坚实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