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国类型电影的成果与缺憾
 
更新日期:2019-09-19   来源:电影文学   浏览次数:2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关注电影类型。以之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制作的典型类型是武侠片与喜剧片。大陆武侠片起于与香港的合作,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关注电影类型。以之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制作的典型类型是武侠片与喜剧片。大陆武侠片起于与香港的合作,以《少林寺》为开篇,在中断三十余年后重现江湖,发展迅速;喜剧片是全世界观众都喜爱的电影类型,其创作也在“文革”之后重新兴盛,主要有陈强、陈佩斯父子的都市喜剧,张刚模仿日本《寅次郎的故事》编导的阿满系列等。都市爱情片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得到改观。战争片的制作在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传统中有了小范围的突破与调整,例如直面抒写伟人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尊重史实,关于辽沈战役的影片客观塑造了林彪的形象。也有反映农村生活的伦理剧情片,以《喜盈门》为例。当时自觉的类型制作意识薄弱,市场机制未健全,但可以参考“类型”概念来做初步的梳理与研究。广泛地看,电影类型研究不仅是一种观点与体系,也是一种角度与方法,适宜寻找创作的共同经验和法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尤其1994年引进大片之后,中国电影滑入低谷。1997年,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片《甲方乙方》展现出国产电影市场的希望之路。它以市民观众为目标,温和讽喻了某些自相矛盾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心态,验证了电影与观众、市场、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它的喜剧性部分来自对原有叙事模式与文化价值模式的戏仿、解构,这种接地气的生活表达是国外电影难以企及的。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可谓中国式的电影类型,它积极学习好莱坞的叙事、场面与技巧,尽管很粗糙,但有努力成为主流类型的趋向。只是旧有的套路不再适用,而新的套路又无法驾轻就熟,所以呈现尴尬的局面。中国的类型制作有时未必以他者为尚,未尝不可以建构自己的叙事风格与影像风格,形成自己的气派。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形成的主要类型有喜剧片,爱情片,魔幻片,警匪动作片,怀旧青春片,战争片,小妞电影,恐怖片,悬疑片,动画片等,正不断丰富与拓展。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始于本世纪初的商业大片。类型的多元化是市场兴盛与富有活力的表征之一。中国电影类型边模仿、学习、借鉴,边积累经验,并不可避免地、自主自觉地展示出自己的伦理文化特征。例如东方魔幻片《捉妖记Ⅰ》《寻龙诀》《画皮Ⅰ》《画皮Ⅱ》都折射出中国伦理化的爱情叙事框架与文化宗旨。《捉妖记Ⅰ》的叙事逻辑有些含混难解,既有人妖对立、人类捉妖,又有人妖之情、人妖互助,但最激烈的矛盾冲突发生在正统小妖王及其保护者与弑君篡位妖之间,归根到底演绎成了皇权斗争的戏路。而西方魔幻片《指环王》,因为改编自奇幻小说名著,所以主旨、情节、角色、气度不同,尤其获得奥斯卡奖的第三部,出色地展示了中土世界的人类在绝境中不丧失希望的勇气与意志,最终迎来了转机与和平。它的立意有超越与广博的境界。故而,同样的类型,因为社会文化差异,会导致价值观、叙事线索的差异,尽管它们的叙事章法相近。中西类型电影在比较中有助于知己知彼,取他者之长。统观中国的类型片,无论喜剧、爱情,还是警匪动作,都有儒家的文化底蕴。这是特点,也有文化单质的不足,尤其在面对当代与未来社会,在价值观上应当有开拓,才能更有活力、创造力,更丰富。
中美类型电影的比较还揭示了一个捉襟见肘的事实——科幻片与体育电影的落后。科幻片理应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来,而不是模仿而来,它是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落后,电影工业基础薄弱,观众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兴趣的召唤力不够,中国的科幻片长期处于苍白状态,尽管科幻小说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年春节档期,《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的出炉和高票房,使2019年被称为中国的科幻元年,《流浪地球》更被《纽约时报》评价为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终于跃入‘太空时代’”。国产科幻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体育电影反映了大众对体育的兴趣、体育理念与体育市场的活跃度,这与奥运会获取奖牌数量的性质不同。目前体育电影虽有进展,以影片《我是马布里》为代表,但仍有很大的空间。电影类型的积累和发展能够反馈当代文化软实力的强项与薄弱,以期不断充实。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类型电影的成果与缺憾

下一篇: 中国类型电影的成果与缺憾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