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舞美建筑学初探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浏览次数:4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舞美建筑学初探摘要:本文以建筑艺术在舞美中的应用、建筑语言在舞美中的使用、建筑文化在舞美中的功用为三大理论支点,形成三足

 

舞美建筑学初探

摘要:本文以建筑艺术在舞美中的应用、建筑语言在舞美中的使用、建筑文化在舞美中的功用为三大理论支点,形成“三足鼎立”的立论框架,对舞美建筑学这一新学科的内涵与要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舞美  建筑

舞美建筑学是当前艺术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它是舞美学与建筑学的交汇与融合,即兼取二者之优长与精华,形成新的艺术合力的学科。因此,研究探讨舞美建筑学,对于促进舞美艺术的新开拓、新发展,无论是在艺术理论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均大有裨益。笔者认为,舞美建筑学的内涵与要义,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

一、建筑艺术在舞美中的应用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通称,是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构筑的居住和活动场所。“建筑”一词拉丁文为“Architecture”,意思是“巨大的工艺”,这说明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而建筑艺术则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①建筑物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娱乐建筑、工业建筑、纪念性建筑。建筑设计以实用、坚固、美观为三大原则,建筑艺术也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统一、实用性与美感性的统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end##

舞美是舞台美术的简称,它是戏剧及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音响效果、道具等。通过多种造型手段打造舞台环境和塑造人物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其根本属性是审美功能。

建筑艺术进入舞美艺术之中,主要方式是各种建筑物在布景(含现代化的“灯光布景”)、道具(大道具、小道具、装饰道具)、灯光中的应用,即以布景、道具、灯光为载体,采用建筑物简化、变形、夸张等手法,使建筑物与舞台美术融为一体。

建筑设计与舞美设计的主要区别在于:舞美设计剔除了建筑设计中“实用、坚固”两大原则,只保留了其中的“美观”一个原则;也剔除了建筑艺术的物质功能、实用性、技术性等特性,而保留并提升了其审美功能、美感性、艺术性。也可以说,舞美中的建筑,实质上是生活中真建筑在艺术中的“假建筑”,是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艺术真实。更通俗一点讲,舞美中的建筑物,只是好看,并不好用。

建筑物经过变形之后进入舞美中布景、道具、灯光的实例,举不胜举。例如话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第三场的天幕大布景,就以绘画的方式,绘出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马迭尔宾馆的外景,呈现出哈尔滨“东方小巴黎”中西文化交汇的历史风貌。同时运用了黄、白等灯光,表现其雄伟、辉煌、神秘的情调,并以蓝、绿等冷色调灯光,表现出日寇占领下的哈尔滨的黑暗及人民的压抑、愤懑、反抗情绪。

上述实例证明,建筑学应用到舞美之中而形成的舞美建筑学,是以“再创造”为主要标志的,也就是说,是通过建筑物的提炼、加工、简化、变形、夸张、强化等设计手段,增强其美感,从而与整个舞美的审美功能相一致。

二、建筑语言在舞美中的使用

建筑语言在舞美中也得到全方位使用,其主要途径仍然是在布景、道具、灯光中。当然也并不是建筑语言的简单照搬,而是要经过一个“翻译”过程。

建筑艺术语言包括形体艺术语言、空间艺术语言、群体艺术语言、环境艺术语言等等。

⒈建筑形体艺术语言在舞美中的使用。建筑形体艺术语言又包括面与体两大部分,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通过线条和形体、空间和实体的不同组合方式,突出建筑物的个性色彩和艺术感染力。其中又分为面、体形、体量等要素,也运用对称、比例、均衡、虚实、明暗、色彩等美学法则。这种形体艺术语言使用到舞美艺术中,一是在体形、体量上的缩小、简化,二是比例依据绘画中的透视学法则,即近大远小法则。

⒉建筑空间艺术语言在舞美中的使用。建筑空间艺术语言指建筑物的空间构图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串连起来,巧妙地处理空间,营造出美的意境。闻名全球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指出:“建筑就是空间的感觉。建筑不在于屋檐、瓦片等技术方面的东西,而在于内部空间。建筑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②建筑空间艺术语言使用到舞美艺术中,一是化立体空间为平面,即将建筑物绘成平面画或电脑投影的平面图像;二是创造的是并不是建筑物本身的空间(实际上这种空间已不复存在),而是舞台空间。

⒊建筑群体艺术语言在舞美中的使用。建筑群体艺术语言指将单项建筑物与附属配套的建筑物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群体,如住宅楼与小区园林、绿地的结合搭配等等。建筑群体艺术语言使用到舞美艺术中,要做到立体与平面(立体道具与平面布景、立体平台与平面装饰画)的结合,营造出舞台整体艺术美。

⒋建筑环境艺术语言在舞美中的使用。建筑环境艺术语言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语言,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从系统工程论的理念出发,充分调动自然环境和自然物的形、体、光、色、声与人文环境的各种要素,通过环境雕塑、环境绘画、建筑小品、工艺美术以及书法、摄影、文学等艺术手段构成统一和谐的美的环境。建筑环境艺术语言使用到舞美中,一是同建筑群体艺术语言的使用一样,做到立体与平面的结合,二是要做到大小、明暗的结合,营造和谐统一的环境美。当然,这种环境指的是舞台环境,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建筑文化在舞美中的功用

舞美建筑学,以舞美文化与建筑文化的融合作为灵魂与神韵,换言之,建筑文化是舞美中的建筑艺术与建筑语言的指导原则与思想红线。同时,建筑文化的深刻内涵与丰厚寓意,又通过舞美中的建筑艺术与建筑语言得以具体表现出来。

一是建筑文化在舞美中表现历史文化。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③通过舞美中的建筑物来表现历史文化的成功范例,俯拾即是。例如舞蹈诗《长城》中的布景,别出心裁地拆去长城表层厚重冷漠的砖石,将脚手架上的血与肉、情与思裸现出来,着重表现秦朝人的献身、人和真情、人的变态,深刻揭示出历史文化的深厚与凝重。

二是建筑文化在舞美中表现社会文化。有人说:“粒砂见世界,滴水见阳光。”此话相当精妙。舞美中的建筑文化,渗透折射出深邃的社会文化。例如根据同名小说与同名话剧改编的现代京剧《骆驼祥子》的背景天幕上旧北京城歪邪的城墙与城门的布景,就深刻揭示出旧中国行将倒塌的必然结局,其社会文化寓意与韵味,含蓄而丰厚。

三是建筑文化在舞美中表现戏剧文化。戏剧文化的核心是人文文化,即戏剧人物的文化含量。而所谓文化,虽然是文明的物化或外化,但毕竟主要通过人来体现,正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所下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④而戏剧文化则主要体现在戏剧人物身上。以建筑文化反映戏剧文化的实例,更是屡见不鲜。例如龙江剧《马红眼上当》中布景的窗户,用铜钱形图案,表现出男主人公金钱脑袋的财迷人格与性格,凸显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与本质属性,至今仍令人赞叹设计者的高超。

四是建筑文化在舞美中表现文学文化。我国古代诗人与画家都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更讲究“诗、书、画、印四位一体”;外国人也提倡诗意与画意的统一。因此,建筑文化在舞美中重点反映的是诗文化。在这方面,成功的范例同样是比肩接踵。例如现代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布景:天幕上高楼大厦的群体建筑物的投影与舞台上张大民将大树建在屋中的矮房,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造成诗的意境。这一幅当代都市的风情画与唱词浅显的通俗诗紧密结合,形成诗情画意的意境,使建筑文化有了诗文化的内蕴,反转过来,诗文化又有了建筑文化的外形式。

五是建筑文化在舞美中表现音乐文化。众所周知,建筑素有“凝固的音乐”之称,而音乐也有“流动的建筑”之誉,足见建筑文化与音乐文化密不可分、相映生辉。舞美中的建筑文化反映音乐文化,主要通过节奏美与韵律美来表现。节奏既是音乐的重要要素,也是建筑的重要要素,如果说,舞美中的每一个布景、第一件道具中的建筑物是一个乐章的话,那么整个舞美中布景、道具中的建筑物就是一部交响诗。同时,舞美中的建筑物与音乐一样,都有韵律。舞美中建筑文化表现音乐文化的例证,更可以信手拈来:新编历史评剧《伯虎吟》中布景的建筑物桃花树丛、绿色树丛、金色层林、银白树挂四种“园林建筑物”,分别表现出全剧“春诗”、“夏曲”、“秋辞”、“冬赋”四幕戏,恰如音乐的四大乐章,奏响了一部交响诗,其物与乐、音与画节奏同步,韵律一体,令人称道至极。

注释:

①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第11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北京。

②转引自《阅读贝聿铭》,《北京晚报》2001年6月29日第19版,北京。

③雨果:《巴黎圣母院》第2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版,北京。

④泰勒:《原始文化》,转引自《文化学辞典》第109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1版,北京。

 

上一篇: 舞美建筑学初探

下一篇: 舞美建筑学初探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