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托马斯·曼对赫尔曼·黑塞做出如下评价:“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山的德国。”《悉达多》从主人公心理的深度进行开掘,注重在人物的精神、甚至灵魂层面进行探索,以主人公的口吻,深刻剖析自己的内心,完成通向内在的人生探寻。
(一)创伤记忆对“通向内在”创作的影响
黑塞自幼生活在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在14岁考入神学院之后,渐渐感到深受僵化教育体制对心灵的摧残。进入神学院之后不到一年,他就患上了神经衰弱和抑郁症,并多次企图自杀。几度逃学之后,黑塞彻底告别学校,离开家乡,在多个城市游历,并从事过多种职业。在辗转游历的过程中,黑塞的身心都被大自然吸引,做着盛世美好的田园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黑塞的田园梦,战争的血腥让黑塞感到触目惊心,奋笔疾书呼吁和平,并因此受到统治阶层的打压。战后,黑塞开始《悉达多》的创作,但因饱受抑郁症的折磨,黑塞不得不长时间中断创作,接受荣格及其学生的精神分析治疗。战争给荣格的精神世界带来颠覆性的震动,他开始对战后人们空虚、焦灼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文明的倒退和沦丧进行反思。荣格的治疗对黑塞产生极大帮助,黑塞阅读了荣格的大量著作,吸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观念,并有意在作品中体现心理分析的意义。
可以说,黑塞个人经历的重重磨难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共同成为触发黑塞追寻自我、“通向内在”创作之路的基点。
(二)、道家观念对“通向内在”创作的启迪
指引黑塞走向“通向内在”创作道路的,还有中国的道家观念。黑塞的家庭和东方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外祖父常年在印度传教、母亲出生于印度、父亲也曾在青年时代前往印度传道,这使得黑塞自幼便对东方文化有所钻研。年轻的黑塞曾一心沉迷于婆罗门教和佛教,但渐渐意识到他难以完全认同其苦行遁世的思想,认为这过于脱离社会现实。1911年,黑塞开启印度之行,此时,印度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古老的文明被殖民者的野蛮所淹没。黑塞痛心疾首,转而研究行程中途径新加坡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国文化。早在1907年,黑塞便在父亲的介绍下研读《道德经》。印度之行结束后,他更是开始陆续研读大量中国书籍。
一战之后,当西方国家的人民陷入对战争的恐慌的时候,黑塞也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来自东方国家的思想和智慧,尤其是中国道家道法自然、和谐圆融的思想,让黑塞茅塞顿开。在道家思想指引下,黑塞一直以来进行的通向内在、寻求自我的道路也有了归宿——和谐统一、圆融完满。悉达多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黑塞人生经历的翻版,从中也可以看出黑塞“通向内在”思想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