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这一理念在我国于2012年正式提出,随后这一理念便受到广泛关注。2015年的3月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最新成果同其他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融合,从而激发各个领域的活力,提高相应的生产力。这是一种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孵化的经济形态,在经济领域的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基于互联网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互联网+”凸显了“万物相联,跨界相融,重塑建构,共通共享,尊重差异,创新驱动”的属性特征。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但“互联网+教育”并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简单的相加,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无限的平台,让互联网行业同教育行业进行多元化的跨界相融,进而打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名老师的传统教育,“互联网+教育”由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组成,学校和老师任由几百万甚至上亿的学生挑选。如果说第一代的教育是以书本为中心,第二代的教育以教材为中心,第三代的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为主要方法,那么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就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核心。以此为标志,我们中国的教育正在向一个新时代跨进,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具有大数据化、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实时交互和个性化等特点。“互联网+教育”可以快速收集数量极为巨大的教育资源,并对此进行动态监控。而且互联网这一平台让海量的教育资源处于共享的状态,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教育资源稀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互联网+教育”让学习者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自由学习,摆脱了传统教育模式对时间与空间的限定。“互联网+教育”也可以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章节,不再局限于观看电视节目一样被动的选择。作为新兴互联网科技与传统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一种全新教育形式,“互联网+教育”被广泛应用,其便捷性日益凸显,给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既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