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咏是北宋初年皇宫里的侍卫官一位将军的儿子,用今天的话打比方,是个红二代、官二代。秦咏的父亲秦玫曾任“赠左监门卫将军”,这是个什么职务呢?是个从四品的环卫官。北宋殿前侍卫设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将门卫,左、右千牛卫等16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总称“环卫官”。左、右将门卫的职能与左、右金吾卫相同;在诸位将军中,序位在左、右领军卫将军之下,而在左、右千牛卫将军之上。秦玫当了将军,这与秦观诗中自称“为将门列戟”是一致的。所谓“门列戟”是指官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列戟于门前,以为仪仗。《宋史·舆服志》解释:“门戟,木为之而无刃,门设架而列之,为之綮戟。”
秦咏本人,终身任武职。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英宗即位前的三任官职:“宣歙五州茶盐巡检”,其间因受县吏贪财影响,被上司怀疑抓捕,经审查却“无一毫污。”办案的使者扬紘与州将对他的“出污泥而不染”大为赞赏,“交章荐之改奉职”,结果升任“右班殿直监南康军茶盐酒税,”又因“勤而不苛,课以大溢”而升任“右侍禁监押南安军兵马秀州海盐县巡检”。英宗即位时改任临江军兵马监押西头供奉官(1064年时秦咏62岁),四年后神宗接位,先为东头供奉官左军巡使,后因“坐法”改任“内殿崇班南釰州兵马都监”休致(退休)。
这一批秦咏的生平信息,完全颠覆了秦观祖父“承议公”的称呼。过去,散存于全国各地的数十部《秦氏家谱》中,连秦观祖父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连全国秦观学术研究会前会长徐培均2002年出版的《秦少游年谱长编》都称之“承议公”。现在不仅知道他叫秦咏,而且知道他一生都任武职而不是文职,关于“承议郎元丰三年改制后为新寄禄官,约当于旧寄禄官左、右正言,太常、国子博士,官阶正六品”的考证也与秦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