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理论指导下多媒体CAI的回归
 
更新日期:2019-09-23   来源:现代哲学   浏览次数:4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多媒体CAI从提出到发展至今,经过了无数多次的调整与改革,针对于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空间里的表现,其中以建构主义和科技哲学为代表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CAI从提出到发展至今,经过了无数多次的调整与改革,针对于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空间里的表现,其中以建构主义和科技哲学为代表的理论基础密切规范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
(一)多媒体CAI运用的理论之源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与“会话”,强调凸显教育教学空间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对教育者角色失位的解释建构主义向信息化课堂的渗透,使得诸多教学问题在经历了“扑朔迷离”的过程后变得明朗起来,作为一种理论指导,是对多媒体CAI观下教学的优化与调整,突出了“生本理念”的地位,促进课堂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技术哲学理论较建构主义理论而言,它能更全面折射出多媒体CAI教学的实质性问题,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更具有说服力。两种理论虽都有其合理之处,兼具思辨价值和工具价值,但又未能充分考虑到数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以系统性、全面地去刻画高中数学信息化情境中的全貌。而数学教育哲学能够实现两者的高度统一,深入解析CAI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协调教学中的各种错位,辩证处理教学空间内部的种种矛盾。
(二)多媒体CAI运用的哲学之思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理论框架和运思方式有助于揭示科学理论的内在逻辑,能为科学理论的建构提供基本思路。 “多重真理的复合”是当下哲学思潮的走向,哲学家们认为背景多样下的思考应该走出非此即彼的思维围城,应当彼此协调,尊重互异的模式与发展主题,融会贯通。当前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引领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带动了课堂教与学的变革,面临CAI在中小学课堂中的普遍推广和运用,我们在享受技术驱动教学改革带来红利的同时,需要正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的诸如教育价值迷失、教学技术黯淡、师生关系错位等一系列问题。更要理性思考其背后的理论指导,找到其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根基。
数学教育哲学聚焦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尊重教与学的客观规律。在《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郑毓信教授从“什么是数学”、“数学教育目标与数学教育现代化”、“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的认识论分析”3个方面分析了数学教育哲学的相关问题,而这三方面的理论论述也为数学教育价值的背离,教学技术的僭越,教育者角色的失位拨开了重重迷雾,指明了方向。首先,数学作为一个多元的复合体,通过数学的本质与数学的研究对象,表述了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子系统的观点。而在CAI教学中,教学技术的本质回归,基本的传统思维训练、演算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建构不能被“方便式”的教学媒体一笔带过;其次,“数学教育的‘数学方面’与‘教育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了数学教育的基本矛盾”暗示了教育技术手段作为教育教学的子系统,与数学学科,是方式与手段的关系,是被利用与利用的关系。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是促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会用数学工具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最后,从认知科学和建构主义的视角对数学学习和教学活动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个方面恰恰刺中了完全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要害,辩证的把握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不应该无形放大一方的力量,做到“统筹兼顾”,“有此有彼” 数学教育哲学不仅有助于纠正教育实践中“唯技术至上”的思想,同时也弥补了技术化有效数学教学研究的空缺,充分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科学体系。这就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教育观和数学教学观。从不同的维度,多角度的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既要尊重不同理论的相互协调,也要适当突出某一理论在某一教学片断中的地位,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彰显人性特征,铺垫好教育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道路。哲学的本质并不是为一些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案,而是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批判来激发人们的深入思考与理解,实现由不自觉的状态向自觉的思考方式过度。 黄秦安教授则侧重于对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内容广泛,主要涵盖了:“数学教育本体论”,“数学教育认识论”,“数学教育方法论”等。并且,随着数学教育哲学的深入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视角。总的来说,数学教育哲学是刻画数学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聚焦于某一教学片断;数学教育哲学是充满思辨的哲学气息的复合型理论研究;数学教育哲学尊重教与学的客观规律;数学教育哲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文化性与人文性,从而抛弃了教育技术导向下教育工具主义的“冷冰冰”的状态,弘扬数学教育的开放化,人性化以及多元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理论指导下多媒体CAI的回归

下一篇: 理论指导下多媒体CAI的回归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