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设计
 
更新日期:2019-09-25   来源:现代情报   浏览次数:1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服务平台的应用界面结合当下读者阅读行为模式和习惯,为满足各类读者需求,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在网页、公众号、微信小程序、APP等多种平台之间互联

 
1服务平台的应用界面
结合当下读者阅读行为模式和习惯,为满足各类读者需求,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可在网页、公众号、微信小程序、APP等多种平台之间互联互通,读者可以使用PC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登录使用,数据实时更新。
2服务平台用户身份及权限
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用户权限分为“普通读者”、“学科馆员”和“系统管理员”。“普通读者”在平台上绑定个人借书证后,通过完善个人信息、添加兴趣标签等,就可以享受到平台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根据平台的大数据分析,为不同类型的读者配置个性化服务,并提供学科咨询,同时,“学科馆员”需要对平台上读者发表的咨询建议进行回复、删除、屏蔽操作,及时了解读者反馈,剔除不良信息。“系统管理员”在后台进行系统后台维护、功能模块管理、结构化管理等,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实行定制化操作,对功能进行添加、删除、关闭和开启;在后台设置图书馆读者积分规则,该积分可作为读者预约座位、讲座等服务的考评依据等。
3.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包括智慧服务、智能借阅、阅读推广、增值服务、基础服务五个模块。
3.1智慧服务
(1)智能入馆
智能入馆包括刷脸入馆和扫码入馆两种方式。
刷脸入馆就是把人脸识别和门禁系统相结合。通过对图书馆原有闸机进行改造升级,增加AI人脸识别库、人脸识别终端和控制管理软件组,添加刷脸扫描设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刷脸入馆。读者预先用自己的手机或在刷脸入馆的机器上刷读者证后进行面部信息采集,采集成功后,再次入馆时,可通过门禁系统的摄像头自动跟踪人脸进行抓拍,将照片上传至AI云服务器进行人脸特征比对,比对成功后获取人脸绑定的读者学工号,从而开启门禁系统。采用AI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精确提取人脸特征,人脸识别无法被复制、仿冒,识别速度快,操作简单便捷,无需携带IC卡,无需接触设备,既卫生,又安全。
扫码入馆时,读者可以用手机通过“扫码入馆”功能提供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二维码有一定时效性)对着闸机屏幕识别,系统识别成功以后开启闸机,凭手机实现轻松入馆。这个功能类似于地铁乘客通过“云闸机”扫描二维码进站乘车。
(2)智能采书
图书馆预先将学校中标馆配商的可供书目数据导入采书平台,先与馆藏书目查重,并通过事先设定好的学科、年限、出版社进行一次优化,再根据读者的借阅排行、检索排行、荐购排行等数据进行再次优化,最后生成一个范围相对较小的书目单由老师最终确定现场或在线采购书目。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读者找书、报缺、荐购、借阅热度等信息为馆员提供补采依据。采购老师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馆配商优先顺序,给相应的馆配商直接生成订单。这种采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减少馆员工作量,提升选书质量,提高图书借阅率。
(3)智能发现
预先在图书馆部署多个智能发现的蓝牙设备点,并在后台设定好需要推送的信息和推送的频次。根据读者在馆位置及个人兴趣标签,智能推送所在区域相关信息。读者只要打开手机蓝牙即可在相应的位置收到对应的推送信息。如:自助复印机使用指南、入馆新书、图书馆最新通知、专题推荐等。
(4)智能约座
在图书馆每个书库和自修室均设置一个用于管理座位签到的蓝牙设备,读者通过座位预约模块成功预约座位后,到馆入座时打开蓝牙在平台确认入座,入座信息会通过该蓝牙设备反馈至系统,从而实现手机签到、签离,智能化管理座位信息。利用蓝牙定位技术来实现手机预约座位时,读者可实时查询图书馆座位使用情况,可及时避开高峰时段的人流,提升座位使用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设计

下一篇: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设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