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
 
更新日期:2019-09-25   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沟通渠道不通畅,需求表达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表达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群众基础。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需通过政府和居民间的沟通、调查

 
(一)沟通渠道不通畅,需求表达不能满足
居民需求的表达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群众基础。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需通过政府和居民间的沟通、调查及反馈完成,构建政府——社会——居民沟通渠道,实现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但由于经济基础及个性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过程中存在沟通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双向沟通机制建立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具有高效、统一、简单的优点,但供给过程中往往存在不能够充分考虑和体现居民的实际需求,公共服务资源不能够有效利用和科学配置,造成一些农村地区对公共服务资源被动消费,降低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率,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完成公共服务建设指标的过程中,缺少对农村居民实际需求的调查和信息收集及整理过程,忽视了农村居民的需求偏好问题,造成制度制定脱离实际需求,不能有效配置基层的公共服务资源。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缺乏获取政策性信息的渠道,居民对公共服务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具体实施规则不了解,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决策的积极性不高,对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制度建设或配置过程缺乏监督的权力,对公共服务资源的诉求能力也较低。
第二,城乡居民需求意愿增长存在差异。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意愿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居民对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各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例如选择师资力量好的学校上学,自主就医的积极性增强,选取周边公共服务相对完善的小区进行居住。但实际需求量会受到个人收入水平、素养、获取资源的渠道及公共服务可供给的范围等因素影响,进而出现一定的城乡差距。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相应的与生活品质有直接关系的公共服务需求量也随着加大。从需求结构看,许多居民对公共服务没有做到理性的选择,存在农村居民需求供小于求而城市居民供大于求的现象,公共服务资源未能做到合理配置。
(二)财政支持不到位,资金利用效益不高
我国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是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产生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医疗卫生资源匮乏,义务教育不到位,就业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依旧存在。概括来说,与我国的一系列的财政制度有密切关系,深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政府间财政资源分配不均,财政支持不到位。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从中央到地方县域等各级地方政府在财政分配上都存在严重的不均等现象,无论是区域间的不均等还是城乡间的不均等。这种不均等造成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多集中在城市区域。不管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到等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及政策都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对农村居民的财政补贴及供给相对不足。即便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没有对农村地区做到适合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更好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支出在农村的无法满足农村及农民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二,各级政府间不匹配的财力与事权。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主要体现在财政权力不断集中上移和事权不断逐级下方的改革,进而导致基层政府尤其是农村政府既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必要且充分的公共服务,但却没有充裕的财政资金和财政自由的现象。所以各级政府在财政资源的分配上存在本位主义思想,财政资源在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经过各级政府的审批,实际投入在农村的财政资源就会不充分,基层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无法满足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服务建设,资金没有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三)专业人才不充分,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阻碍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专业人才的培养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系统的培训,与学历、工作经历、政策的执行力度都相关。而群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是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内容的核心,群众的参与热情与对公共服务的认识、个人修养、宣传力度等因素相关。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整体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队伍匮乏。首先,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当前农村未形成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专职服务人员十分匮乏,人才的配备难以满足农村的实际发展需要,真正能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专业技术的人才捉襟见肘。其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促使优秀的农村人向城市靠拢,导致能够引导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精英外流、人才缺乏、队伍不稳。最后,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人员老化。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人员老化、高水平的服务人员紧缺,有些志愿团体由于农村地区条件差也很少愿意进村。
第二,形式化的群众参与方式。首先是参与的广度不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要完成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化方面的融合发展,但在这些方面群众的参与程度明显不足。公共服务政府主导色彩较重,群众参与主要集中在服务环节,直接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带来的便捷,如远程教育、网络就医、已建成的公共设施等,群众在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体现。其次是参与的深度不够,形式主义色彩严重。在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上,政府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但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群众在被服务过程中提供的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被参考和吸纳的问题,群众的建议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未形成公众诉求——政府响应——公众评价——政府反馈与矫正的闭环循环。
(四)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流动不充分
城乡未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是阻碍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发展,户籍改革制度的落实,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机制,例如为进城工人员子女解决义务教育问题,帮助农村人员建立医保制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等。但总体来说,仍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流动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发展性不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乡间道路、水电管道、学校校舍、卫生所、文化娱乐设施等。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发展性的衡量指标在于当前设施的配套程度是否满足城乡共享的需求,设施受众群体是否多元化。首先是空间布局上不合理,由于农村地区多表现为人口居住松散、交通不方便等特征,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分散且不能完全覆盖农村区域,使得农村居民无法更加便捷的使用基础设施。其次是时间布局上不恰当,农村相关服务机构的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存在周末或夜间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无法使用的情况,使一些平时上班,周末想要丰富生活的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在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使共享性大打折扣。
第二,共享技术水平不高。共享技术是指通过网络和数字化手段构建城乡间公共服务共享体系及管理制度,搭建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包括信息反馈技术、资源共享技术、设施应用技术等。共建技术能促进城乡间公共服务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校利用,是实现城乡间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保障。我国已初步建立城镇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网络,城镇居民可通过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区域就医、学生可享受远程教育、待业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就业信息等服务。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技术却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城乡间公共服务资源衔接性不强,城乡居民无法享用平等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村际间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农村居民思想较为保守,本村的公共资源不对外村村民开放,阻碍了同一地区见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流动;农村共享技术应用人员专业程度不高,素质低,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应用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性遭到减弱。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

下一篇: 公共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