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艺术美的追求,精神至上
 
更新日期:2019-09-26   来源:名作欣赏   浏览次数:17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天堂》部分涉及韩美林的绘画、雕塑、设计、天书,从审美追求、创作的动力,灵感的来源,材料的使用、对待民间艺术和中西古今文化的态度等,涉及艺术

 
《天堂》部分涉及韩美林的绘画、雕塑、设计、天书,从审美追求、创作的动力,灵感的来源,材料的使用、对待民间艺术和中西古今文化的态度等,涉及艺术的方方面面,这场对话是两位艺术家在谈古论今、品评艺术,是文化艺术的思辨,是冯骥才对韩美林艺术与人生的追问。要知道韩美林的遭遇是惨烈的,如果说如此的遭遇没有给他留下一点影响或者说是阴影那绝对是不现实的。但在他的作品当中,却几乎看不到颓废、忧伤的情绪,甚至他的许多作品都很可爱,显示出他天真、充满童趣的一面。冯骥才自己也说“韩美林曾经遭遇过闻所未闻、几近极致的屈辱和折磨,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画里,却找不到这些历史的阴影。没有愤怒、嫉恨、愁苦与伤感,没有这种心理的表达、宣泄乃至流露。在他的艺术中,从题材、形象,到境界、情感、色彩,全是阳刚,明澈,真纯,浩荡,全是阳光。就像大海,经历过惊涛骇浪,却决留不下一丝阴影。他是有意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拒绝于画外,是躲闪或回避,还是那些命运中阴影从来就没有进入他的心中?他的艺术与人生是怎样的一种非同寻常的关系,我琢磨不透。”“尽管在你今天的光明中已经看不到昨天的黑暗,但是那些黑暗跑到哪里去了?它是否成为一种隐性的阴影,还是已经转化为你特立独行的性格与艺术的一部分,甚至成就了你的性格与艺术?”昨天的黑暗使得他的今天更加光明,即使黑夜漫长,但黎明终将会到来,就是这无尽的黑暗,把他的艺术之光映衬的更加闪耀。非人的苦难磨砺了他的性格,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但生活不是用来抱怨的,如果一味地控诉那个时代,我们的情绪和态度会越来越消极,甚至会仇恨。就像前边说的,追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将来,是为了光明的明天,而不是停滞于过去的辛酸苦痛。就像冯骥才的《感谢生活》,那样的生活遭际怎么可能是值得我们感谢的呢?真正感谢的是艺术、是心灵。他们即使在苦难中,身边一切是丑陋的,但他们的心灵、艺术上追求的仍旧是美。
艺术是唯美的。就像韩美林自己所说的那样“艺术家要生活在美里,内心要超脱,不能给人丑恶的东西,要给人美好与希望。只要发现一种美,就要表达出来给人们。”艺术不是一种欺骗,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用来放飞自我、安慰人生的。
《炼狱·天堂》也体现了冯骥才对待历史的态度。对那段不愿提及的苦难的历史,不是刻意回避,而是采取敢于正视、敢于揭露的态度,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这是有责任担当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有的态度。通过两位知己心灵的碰撞,把韩美林的艺术家形象鲜明的刻画于纸上,也为我们展示了那一“非常时代”的真实样貌。文本可以说是血与泪、爱与美的交织,深刻而又耐人寻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艺术美的追求,精神至上

下一篇: 艺术美的追求,精神至上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