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中村傩戏概述
 
更新日期:2019-09-29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浏览次数:26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历史悠久,文风鼎盛,自古以为被誉为文乡诗国。宁都是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集散地和发祥地,属于纯客县,境内客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历史悠久,文风鼎盛,自古以为被誉为“文乡诗国”。宁都是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集散地和发祥地,属于纯客县,境内客家文化民俗遗存丰富,至今仍然保留了古老的民俗文化。中村隶属于宁都县黄石镇,建村迄今已有600余年,是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客家村落。该地村民信仰多元,傩神信仰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傩戏,也成为这个村子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
“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出现是很早的,一般认为滥觞与史前,盛行于商周。”关于傩的起源与产生,普遍认为,傩是一种原始宗教活动,历史悠久,风格原始古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形态。其目的主要用于迎神驱邪,消除灾难,乞求吉祥,通过仪式活动乞求上天神明的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以此获得心灵的满足与庇佑。巫傩之风素来在赣南盛行,“跳觋”就在兴国县盛行,在农业社会甚至更早,巫傩之术成为人类一种朴实的信仰,成为人类与自然沟通的一种媒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深远,有着密切的联系。中村傩戏,如今依然以它独有的方式,保留和传递着古老的信息。
傩戏根据表演形式分为“哑傩”(又称闭口傩)和“开口傩”,中村傩戏属于开口傩,具有唱腔和对白,有故事情节,结构上分为祭祀和剧目表演两个部分。傩戏表演是中村重要的民俗活动,傩戏表演与村里禳神仪式相关联,每年进行春秋两次表演季,有固定的时间段,春季表演时间为正月初二开始,直至正月十六,为期十五天,秋季表演时间为九月十一日开始,至九月十七结束。表演场地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是在傩神庙,也被称为福主庙,傩神庙里供奉着主神华光菩萨,还有钟馗、关帝、唐、周元神等神像。二是在各个宗族的祠堂,祠堂是各大姓氏重要的场所。 傩戏表演时需要佩戴傩面具(又称为傩面壳),现今保存的傩面壳有22个,能叫出具体名称的只有15个,根据表演时不同角色而命名称呼,如:六靠神面壳、姜太公钓鱼面壳、赖公面壳、王卯面壳、冬益婆冬益公面壳、女子赖子面壳等。表演服饰也根据角色的不同而各异,一般红色服饰代表男性,绿色代表女性。表演道具主要以木制剑、令箭为主,法具以令箭、令旗、令尺、法印、槁为主。伴奏乐器有大锣、掌鼓、唢呐,曲牌有“一字锣”、“三锤锣”、“反弹锣”、
“小波浪”、“小元宵”、“怀胎歌”等。中村傩戏现存的传统表演剧目有二十四个,但能进行完整表演的仅有七个,包括《赖公射月》、《王卯醉酒》、《判官点书》、《钟馗除妖(又称为斩金鸡)》、《抱冬易子》、《太公钓鱼》、《打保安》。这七个剧目中,《打保安》没有舞蹈动作,只有念白,不需要佩戴面具和道具,且有禁忌,其余剧目皆需佩戴象征角色的面具和符合故事情节的道具,进行歌舞表演,锣鼓伴奏,众人和唱。中村傩舞无论傩神、面壳、道具、仪式、节目、傩班组织还是禳神,处处显示出它的古朴神奇,透过这些古朴神奇表象,可探析到其内涵的魅力:祭与戏的结合,娱神娱人的一致性,去凶纳吉的心理表露,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世俗心理的再现,民间信
仰的原始性及庞杂性的体现,仪式的灵活性及完整性安排。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村傩戏概述

下一篇: 中村傩戏概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