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青年教师上常态课与比赛课产生问题的原因
 
更新日期:2019-10-10   来源:新教师   浏览次数:2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师资队伍是评价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课堂教学能力会很大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一)青年教师上常态课产

 
师资队伍是评价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关键,青年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力军,课堂教学能力会很大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发展。
(一)青年教师上常态课产生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能力滞后
教师行业的性质与医生行业类似,排资论辈的思维固化成型,老教师因为年长的教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与青年教师授课时生搬硬套教科书中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形成鲜明对比,大多青年教师对前辈怀着敬佩之心,并将这些前辈标榜成楷模去小心翼翼的模仿学习,因而,青年教师的授课风格和方式也深受老教师的影响。如此以来,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懂得灵活地对前辈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我宁可亦步亦趋地遵循旧有的教育方法,也不愿将更好的办法折中一半再采用。”这种心理是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心声和态度声的反射,他们害怕与其尝试改进后出错,还不如循规蹈矩的好。
2.专业知识素养欠缺
青年教师可以真实地站上讲台,但不一定能够真正地站稳讲台,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课堂上回答不了学生突然提问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大多青年教师认为毕业有工作就好,以为上岗就等于有“铁饭碗”,他们的专业知识理念还停留在校园生活的磁场,自身知识理念的深度和广度有局限,囿于他们认为只要上好书本知识,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就可以合格。“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可见书本不等于真知,学生获得的知识是习于教师的知识,是在其长期引导下产能质变的过程。青年教师备课若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会直接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打击其学科专业自信与职业发展自觉,直接损害自身的职场发展前景,严重者更危害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校教学目标的达成止步于理想的蓝图。
3.有效沟通效率不高
教师行业“排资论辈”的现象一直被视为潜规则,青年教师由于教龄这样的客观原因,显得在学生眼中缺少公信度,他们往往对待学生很严厉,借此在学生心里树立威严的“领导地位”。由于青年教师被框于自我既定的“严师”角色和地位中,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心声缺乏耐烦地倾听,对学生的需求不能及时给予反馈,缺少与学生相处经验的他们多会喝声斥责学生们的“捣乱行为”,而不是从正面引导和管理学生。常态课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长期体会不到任课教师的关注,会刺激学生学习的逆反心理,激发学生青春期的叛逆情绪,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最终也会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产生影响。
(二)青年教师上比赛课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学设计能力欠佳
“在确定教学目标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之后,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但是比赛课的教学设计肯定是有别于常态课的,青年教师因为同课异构教学经验的不足,缺少在比赛课的课堂中那种运筹帷幄的能力,所以在进行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上有失偏颇,因而教学设计在知识点的精选、教学技巧的包装和上下文内容的组织会有失当。
2.课堂管理能力有限
比赛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常态课一课时上不完的课程内容,可以下节课再来给学生接着补充完善,而比赛课不仅授课时间有严格限制,而且要求知识点上得干净利索,内容简短精炼。青年教师缺乏参赛经验,精神过度紧张而做不到瞻前顾后,对整个过程时间把控不到位;同时,青年教师面对与业内资深“大佬”共同竞技,赛场心理素质建设薄弱,应赛能力不强,课堂管理能力有限,面对比赛的临时控场能力难以做到随机应变;此外,青年教师初出茅庐,难免一心希望崭露头角,功利心太重而忽视过程,赛场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创新力不强
在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中心式”,即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展开教学;“三转式”,即教师围着书本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师生围着分数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基本程序上的表现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以教论学,学服从于教,师讲生听,师写生抄。青年教师受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束缚,一贯认为教学是一门严谨且严肃的专业化活动,一言一行都得按规章流程办事,容不得半分戏弄和玩笑,教师作为课程活动中的引领者,更是应有敬畏教育的态度自觉。因而青年教师在上比赛课时,不能适应赛场上以竞技为目的的背景环境,没能调控参赛者的角色转变,操着稳重求胜的心,上着因循守旧的课,怯于创新地突破已有教学模式,课程讲学没有新意和特色,难以博得专家评委青睐。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青年教师上常态课与比赛课产生问题的原因

下一篇: 青年教师上常态课与比赛课产生问题的原因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