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进入文本世界的个人经历
 
更新日期:2019-10-10   来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作家是既是具体的个人,也是卢卡契所说的社会结构中的人,即从当地具体生活感受出发来思考和创作。作家把在社会中的可感的经历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作家是既是具体的个人,也是卢卡契所说的“社会结构中的人”,即从当地具体生活感受出发来思考和创作。作家把在社会中的可感的经历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民俗习惯等理解、态度相融合,形成作品的一种“无意识结构”。
1、鲁迅的新式恋爱
作为五四时期先生辈的启蒙者,鲁迅虽然支持思想革命、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等新思想,但自己却依然承受着传统包办婚姻的痛苦。学生许广平的表白,在犹豫之后的接受,不得不让作为先生辈的鲁迅对最能影响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恋爱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在子君和涓生初恋时期的欢愉经历来看,可说是鲁迅从30多年的无爱婚姻中挣扎出来的嗅到一点爱与自由。在人物处理上,作者这
样写涓生:“其时是我已经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是完全了解的了。”
作者对涓生身世的留白处理,不能排除是鲁迅已有妻室的映射。 许广平作为鲁迅的学生,当时也是受了“我是我自己的”娜拉式的个人主义的影响,这与子君“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是相同的。
在此,我们并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子君与涓生的恋爱描写中印证鲁迅的恋爱经历。而是思考鲁迅为何选择这一题材。我们知道《伤逝》是鲁迅创作的唯一一篇以知识分子恋爱为题材的小说。鲁迅“本不谈爱”的,那么选择“恋爱”这一主题,就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描写,更是寄寓了作者从自身经历为出发点,思考自己这一突破传统包办婚姻的新式恋爱的未来,由此推及到更广大的五四旧一代和新一代知识分子。因为,在当时,五四新一代知识分子比先生辈的知识分子,更加激进,他们把反对家庭专制,反对传统权威,追求恋爱、婚姻自由作为追求个性解放的更彻底的手段。因此他们不仅仅是宣扬反传统,而是更进一步,付诸实践。因此他们在有所妥协之后,也发出了反抗,在家里结婚,到大学或城市工作后,便抛弃发妻另结新欢。涓生未尝不是如此。
从鲁迅在1923年发表的《娜拉走后怎样》得出的结论:“娜拉的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271看出,鲁迅对经济的重视,不仅是女性要获得经济独立权,男性更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直面现实,许广平在鲁迅逝世时的献词中说到鲁迅“不晓 得 ,什么是休息 ,什么是娱乐。 ’工作 ,工作! 死 前的一日还在执笔。”因此,鲁迅和许广平没有落到因涓生被解雇失去经济来源,“子君脸色变了,较为怯弱”,发展为涓生的冷漠,直到子君和涓生爱情悲剧的结局。
2、兄弟失和的隐痛
对《伤逝》子君和涓生关系破裂的解读中,鲁迅兄弟失和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伤逝》创作时,鲁氏兄弟失和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周作人认为《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我这样说,或者世人都要以我为妄吧,但我有我的感觉,深信这是不大会错的。”有的学者认为子君形象与行为,“与鲁迅在兄弟失和事件之前对弟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长子人格带来的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在精神和行为结构上确实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同构性和相似性”。鲁迅作为家中长子,尤其在父亲去世以后,可以说是承担了“父亲的责任”。虽然鲁迅提倡真正的个人主义思想,但他毕竟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牺牲自己,小心维护家庭,这与子君小心维护与涓生的新生家庭不能说没有相似之处。1924年6月1日,“鲁迅回八道湾搬取遗留在那里的杂器及书籍,就发生了冲突。鲁迅为此还特地取了一个笔名叫宴敖、宴之敖及宴之敖者,以表示他自己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驱逐出来的。”《伤逝》中,子君也接受了五四启蒙个任主义、个性解放的思想,但在建立新的家庭时,不自觉的担任了照顾家庭的角色,牺牲自己轻易放弃了个人主义,结局也是被无爱和冷漠驱逐出去。
在鲁迅兄弟失和整个过程中,“沉默与冷漠”是主调。《伤逝》中,与初始时的高谈“家庭专制”不同,子君和涓生同居不久后,大多是沉默的,涓生对子君是冷漠的,当涓生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的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时,“预期着大的变故到来,然而只有沉默。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鲁迅以子君脸色急剧的变化和眼神的慌忙将子君复杂迷茫的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而自此之后,子君在文中再没有说过一个句话,鲁迅以子君的死定格了沉默,这也暗示着鲁式兄弟关系的永久破裂,鲁迅生前最后的日子里,周作人都没有露面,甚至是去世。由此,我们或可以把《伤逝》看作是鲁迅把个人经历及未来的想象通过小说的方式获得社会现实的确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进入文本世界的个人经历

下一篇: 进入文本世界的个人经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