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处理好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关系
 
更新日期:2019-10-11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浏览次数:29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基因与密码,中国特色话社会主义语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与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基因与密码,中国特色话社会主义语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与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呈现。新时代处理好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
(一)处理好西方意识形态与中国意识形态的关系。
话语不仅是人类用以沟通交流的符号,更是权力的工具,话语权实际上指人们通过话语对他人产生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同的话语权的斗争实际上是某种意识形态立场的斗争。葛兰西甚至认为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夺取资产阶级的话语等文化领导权弱化资产阶级的意志来获得革命的胜利,可见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话语权和领导权至关重要。二战以来,东西方话语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西方凭借在话语权领域的强势地位,形成强大话语攻势,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公开打压与和平演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特有的意识形态性令其站在话语权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直面话语权的争夺。
(二)处理好西方“主客二分”与中国“天人合一”话语传统逻辑的关系。
西方话语体系是基于理性二分思维建立起来的,主客二分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一直贯穿着西方文化,从希腊三贤里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之后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等,作为西方哲学中轴的主客二分思维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极大地促进科技的进步,增强了人对客体的征服力。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认识方式,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知识产生的重要基础,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我思故我在”的主客二分命题将“存在”与“精神”,“灵”与“肉”有机耦合,合二为一的观点驱除出人们的思想界,区分出了主体与客体,制造出了人与对象物、我与非我的二元分裂。但在高等教育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体现为支配、改造与被支配、被改造的绝对关系,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商谈、无法形成互相宽容、相互理解的平等关系,老师摒弃对“人”的关注,教育只是“注入式”或“硬填式”的,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相去甚远。
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中向来并无严格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本体论与认识论中无主一客二分的逻辑前提,更为强调整体、协调与统一。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即天、地、人,以及三者不可分割,同为一体,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道家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虽蕴含对立面相辅相成运动的内容,但更强调天道合一,强调复归。近代学者冯友兰先生谈到人生四境界中人觉解到的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境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相较于西方市民社会中原子个体与个人主义的观念,因此更能为大众所理解与接受。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建立与发展被学界普遍认为是在学习与模仿西方高等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发展。不少学者认同西方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引导发展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等直接受到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西方的观念逻辑、表述话语方式,“主客二分”的思想也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这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传授中或将导致意识形态传播话语体系与学生基于传统文化思维影响形成的话语体系产生冲突。灌输方法是党的科学理论宣传工作中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是党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宝贵历史经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是一种传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方式,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的意识形态性,灌输方法与灌输式话语一直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话语方式方法。然而,灌输式教学若忽视学生的需求与心理基础,不注意传播方式方法,或更加剧这二者的对立与冲突。处理好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关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其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四个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理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积极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进行公开对话、讨论与竞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展现中国的话语价值与优势,增强话语主动权。
其二:实现话语由西方化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变,构建具有民族性与世界共享性的话语体系。构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要坚持民族与世界相统一,传统与时代相统一。要转变我们的学徒心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根基,借鉴吸收消化与转化西方优秀文明成果,使其为我所用,结合我国革命与建设的成功实践经验,以新时代中国国情这个现实为生成土壤,使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有中国内容、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又具有时代性与超越性,在解决人类共同难题上具有普适性与共享性。
其三: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产与传播理念,改变言说方式与方法,使话语方式由单向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化,弥补“主客二元”的不足。理论灌输作为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一贯有效的宣传方法,之所以长期取得优良效果,关键在于坚持贯彻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的心理为基础,据此来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尊重群众,时刻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以实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目标,宣传内容与方式方法具有人民性、科学性、实用性与适用性。因此,要继承与发扬党在宣传理论方面的优秀传统,要尊重宣传对象的地位,倡导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宣传对象心理为基础,以其价值观塑造需求为导向,注重疏导与转化,积极创建双向沟通的渠道与平台,以此进行话语的生产与传播。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处理好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关系

下一篇: 处理好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话语体系的关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