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纯叙事性语言的追求
 
更新日期:2019-10-12   来源:文学评论   浏览次数:23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纯叙事性语言的追求是她创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渐变的,王安忆早期的系列小说中,雯雯系列多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在叙述方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纯叙事性语言的追求是她创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渐变的,王安忆早期的系列小说中,雯雯系列多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在叙述方式上也完全是一个人在说话。王安忆通过不断地对创作风格的追求与把握来转变自己的风格。而《小鲍庄》是作者风格转变的标志作品,它借中国淮北一个僻远、贫困、几乎静止状态的小村庄,来审视文化自救力问题,作者的写作状态也进入到冷静的反思和理性的思考之中,到了八九十年代王安忆逐渐把这种叙述实事、个人、历史、精神以及时代问题引入关于精神性的思考方面,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个性的纯叙述性的语言。“‘兄弟,你见没见有骑车子的往这边来?’鲍仁文大声问道。‘没有。’卖货的回答。走近过来了,剃得雪青的头皮,黑黝黝的脸膛子,宽肩大膀,嘴唇上的胡子却还没硬,软软地趴着。‘大哥,前面的庄子叫什么名?’他问道。‘小鲍庄。’鲍仁文回答他,慢慢转过身往回走。‘哦,这就是小鲍庄。’小伙子说,和鲍仁文齐着肩走,货郎鼓叮咚叮咚地响。‘怎么,你知道小鲍庄?’鲍仁文瞅瞅他。‘咋不知道?小鲍庄的名声可响哩。都知道这庄上人缘好,仁义。 在《小鲍庄》中,作者用了很多这种叙事性语言把人物的心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在后来《长恨歌》的写作过程中,王安忆也运用了大量的叙事性语言,但她是在相同中寻求变化,她改变了《小鲍庄》中多用白描手法,运用这种纯叙述的语言,几乎不再通过对话来表现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而是借助叙述者叙述出来,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非常好的艺术效果。至此,王安忆的语言观发生了变化,她认为好的文字应该是平淡的,但它能够达到辉煌,最好的语言境界应该是返璞归真,努力追求一种“简明如话、特别单纯”的语言意境。王安忆的这种创作风格也是在一步一步的过程中积累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纯叙事性语言的追求

下一篇: 纯叙事性语言的追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