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我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保持自我的完整性从更深层意义上也能够有利于个体自我潜能的实现以及自身发展的。作为教育者眼里的“问题学生” 只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概括和界定,并没有很好地针对真正的个体学生本身,这些学生实则是非常具有潜能和创造力的,只是他们的潜能在“问题学生” 这一标签所带来的消极意义中或多或少的被埋没,从而陷入自我的焦虑当中。他们自我的焦虑实际上也就是自我受到了打击和损害,这样很明显就不利于这些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发展,如果“问题学生”所产生的消极意义没有被合理转化,那么这些学生也就一直被置之于困境之中,还可能会面临着失去自我实现的机会。
首先,教育者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弱化标签意识。就字面意义上的学生来讨论,只是单纯的指广义范围的受教育对象,并不具有任何积极和消极意义。但是一旦从学生转为“问题学生”,那么“问题学生”所带有的消极意味就瞬间无疑显露出来了。必须值得提醒的是, “问题学生”这一标签所体现的消极意味更多的展示在这些称之为“问题学生”的身上,他们自始至终才是这一标签的受害者,这种伤害并不是显化于外在的攻击,而是直击内心自我的一种打击,实际上内心的打击所接受的痛苦程度远远比外在言语或身体所遭受的攻击要高出很多。另外,一个班级里面,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对学生划分,成绩也好,行为也好,学习态度也好等等方面,每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必定是有所差别的。学生的差异性是必定存在的,作为老师或教育者,做要做的就是秉持接受这种差异性的态度,不要去用任何一种标签去在学生群体之间做出不一样的划分。教师和我们的教育者应该时时刻刻意识到标签意识对于学生内心所造成的伤害,或许谁也无法预料到某个学生会因为某种带有消极意味的标签落下心理阴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标签的来源抓起。那么也就是重点还是教师和教育者身上,即使一些学生违反常态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或者表现其他的各种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本质可能也正是学生自身某种需求的表达,所以为了避免任何对于学生心理的伤害,教师和教育者应当保持耐心,弱化标签意识,做到平等对待他们。
其次,学生自身个体的行为动机或意义需要被挖掘、被理解。“尼采曾说,一个人是通过他的“风格”而被认识的,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独特的“模式”而被认识的,这种模式给他的活动以潜在的统一性和区别性。”这里所说的风格实则也就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同理,学生更是如此,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在教育者眼里虽是偏离社会期望,但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他们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彰显他们自身独特性的一种体现,他们的任何一中行为都是在向外界散发着自己内心某种需求的信号。而“问题学生”的出现正是使得学生的行为遭受到了教师和教育者的误解,这种误解的最基本原因都是因为学生的行为背后的意义或动机并没有被很好地理解,教师和教育者只是看到学生的行为表面就对其进行判定,并未真正去探讨学生行为的本质意义所在。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极具有丰富意义的,学生的外在行为实际上等同于儿童自身的生活体验或者称之为日常生活经验。马克思•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中指出,“现象学试图阐明的是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现象学的目的是把生活经验的本质以文本的形式表述出来。”所以,教师和教育者应该关注于儿童自身的生活体验,当学生在表现自己的某种行动或行为的时候,教育者首先应冷静思考,尝试去对学生周围环境做一个分析,再去理解学生在当时情境之下做出这种行为的动机和意义,而不是简单的就用某种标签去衡量他们,标签只会让学生陷入自我的焦虑,而去挖掘、去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或意义则是融入学生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合理方式。
最后,教育者应当走近学生、帮助学生体验自我。“人生的主要使命,是使自我成长,成为与他潜能相符的人。”每一个个体出生都在实现着自我的成长,成长的过程当然不一,可能有曲折,也可能有阻碍,作为学生来说,他们是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的群体,相反,作为教育者,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引路人。 走近学生、帮助学生体验自我实则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教育者走近学生不仅意味着教育者在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还意味着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的内心距离慢慢拉近;而帮助学生体验自我的实现境界更高一层,即教育者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发挥自我的潜能,成为他自己。当然体验自我所呈现的意义更加丰富,也是教育想要呈现的理想高度。“体验自我意味着什么?这种对我们自己的同一性的体验,是对我们所有人开始成为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的基本证明。”实际上体验自我就是个体达到自我的外在与内在获得同一性和统一性。个体自我的外在可以是行动或行为,整的来说就是一切以身体为主的可显在的反应,而个体的内在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也就是隐附于内心的情感体验。任何外在的显在反应或者是任何内在情感体验的偏差都无法实现个体的外在于内在的同一。很明显,帮助学生体验自我与走近学生相比较而言,要更为困难一些,但是如果真正做到了走近了学生,那么帮助学生体验自我的目标就不是空中楼阁,那么难以实现了。要想走近学生必然的不能让学生存在于一种消极体验的状态之下,和正常人一样,学生在一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的情境之下,才会愿意把自己的内心坦露出来,这种情境不是被否定而是被肯定,不是被批评而是被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