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上述甘肃古老民族均与农业生产有过密切关系,有些古老民族曾从事的农业生产还达到了较高水平。在甘肃陇东南活跃过的古老民族主要有羌族、义渠戎、绵诸戎和氐等,这些民族在形成初期均以游牧为主,随后逐渐发展演变为农牧混合经济,在一些历史时期甚至以农业生产为主。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汉代时居住在今甘、青一带的羌人被称为“西羌”。羌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说文》释羌曰:“西羌牧羊人也,从人从羊”。历史上甘肃一带的羌族广泛活跃于洮河、大夏河流域。在战国以后,西羌逐渐开始兼营畜牧业和农业。《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我国古代传说以农业始祖炎帝神农氏为姜姓,这说明当时羌人受中原农业经济的影响较深。据《史记》载,战国初年秦厉公(公元前476-443年)时,羌人无弋爰剑与秦作战被俘虏后,学得农业生产知识,后逃回黄河、湟水之间,教导人民种田养畜,羌人推举他作首领,促进了河湟地区农业的发展。至汉时,河湟及洮河地区的羌人不只开土成田,而且开渠灌溉,种植稻禾。东汉末,在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影响下,河湟地区羌族社会经济有了发展,出现了“以广田畜”,“居山田畜”,“羌人获麦”,以及“田土肥沃,灌概流通” 的记载,说明农业生产的进步。除河湟地区外,凡羌民迁徙所及之地,即种麦麻,以充衣食之源。陇西、北地等地羌民皆种谷麦。如公元34年(东汉建武十年),汉将军来歙率军,大败营堑自守之陇西郡五溪聚(今甘肃渭源县东南)的先零等羌,掠获羌谷数十万斛。考古研究也佐证了以有关农业上记载,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秦安县大地湾庙底沟遗址均与古代活动在这一地区的羌人有关,而在文化类型上这些文化均属农耕文化。甘肃庆阳一带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周先祖后稷(jì)之子不窋(bu zhú)曾在此兴业,就有了早期农耕,从此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早在商周时期,今庆阳一带就成为古老民族五戎之中的义渠戎活跃的地区,曾在这里建立了长达500年之久的奴隶制君国义渠国。义渠戎接受中原文化较早,加之庆阳一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丰,宜耕宜牧,义渠戎和先周南迁后的遗民杂居,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在生活风俗上逐步与周族同化,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义渠等戎族初迁至陇东一带时,披荆斩棘,驱逐野兽,开辟田野,对当地土地开发有功。义渠戎是甘肃历史上早期在庆阳一带学习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古老民族,直今,这里仍然是甘肃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地之一。早在西周末年,西戎之一的绵诸戎开始进入今甘肃天水一带定居。甘肃清水刘坪墓地挖掘为认识古老的绵诸戎提供了线索,据考古研究发现,从刘坪墓地中出土的文物来看,刘坪墓地显示出来的这一支文化和秦文化有密切联系,而早期生活在西汉水流域(长江支流,发源于甘肃天水境内)的“秦人”,是典型农耕文明的创造者,同时由于古绵诸城地处渭河平原,这里土地肥沃,农耕条件优越,由此可以推断,绵诸戎也是早期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民族。氐族在汉朝以前就居住在陇南地区,武帝元鼎十一年( 公元前11l年),汉朝在氐族居住地区成立了武都郡( 甘肃成县西八十里),据记载,从建郡以来,氐族就越来越多的开始从事农业耕作。吐谷浑原是鲜卑的一支,在迁徙到甘肃南部等地以前是一个游牧民族,被吐蕃吞并后,吐谷浑迁徙到河湟一带,受到当地羌族农业定居生活的影响,《北史•吐谷浑传》记:“亦知种田,有大麦、粟、豆。”《梁书•河南传》亦云:“其地有麦无谷”。其主要粮食是大麦,因为这里“气候多寒,唯得芜青、大麦”。农业的发展为吐谷浑提供了较多的食物来源,促使吐谷浑由单纯的食肉酪变为以肉酪为主兼食粮食。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多民族地区,历史上曾生息于此的民族有匈奴、羌、月氏、乌孙、鲜卑、吐蕃、党项等族。河西走廊自古也是一个适宜畜牧和耕作的地区,《汉书·地理志》云:“自武威以西……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崔寔:《政论》亦云:“……而三辅左右,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民稀,厥田宜稼”。匈奴、羌等古老民族主要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由于河西走廊既有适宜于农耕的平川水地绿洲和山地,又有适宜于畜牧业的山谷、草原,进而匈奴、羌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兼营粮食种植业的经济结构。据记载,汉武帝征和四年,匈奴连续雨雪数月,“谷稼不熟”;《汉书▪赵充国传》记载“羌人当获麦,已远其妻子”,这里均提到了农业生产和农作物。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以来,农业文化在河西走廊迅速扩展,影响不断增大。此后,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的动植物源源不断传入,除著名的大宛马以外,胡麻、胡蒜(大蒜)、胡荽(芫荽)、胡瓜(黄瓜)、葡萄、石榴、胡桃、胡豆(豌豆或蚕豆)、苜蓿等先后引进,很快河西地区成为五谷丰登的富庶之地。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治河西等地后,河西成为了一个农牧并举、特色鲜明的新兴经济区。至西魏北周时期,均田制已在河西地区普遍推行,这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均田制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河西农业生产的发展。 今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生动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较发达的农业经济。在嘉峪关市新城公社的戈壁滩上发掘出的魏晋墓壁画600余幅,其中反映生产、屯田活动的有89幅。壁画中反映出从犁地、播种以至收获的一整套农事活动,以及当时使用的农具,基本齐全。还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畜拉铁齿耙和耪(耱)来碎土、保墒。可见,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不但出现新的农具,还大量使用牛耕,很重视碎土保墒的农业技术。吐蕃王朝控制河西地区后,移居这些地区的吐蕃部落,学习到了许多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从事农业生产,逐渐开始采用挖畦沟,蓐草,给农作物施肥,实行轮作等先进方法,后唐人王建诗《凉州行》曾描绘说:“蕃人旧时不耕梨,相学如今种禾黍”,该诗反映出吐蕃农业的进步。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控制河西等甘肃大部分地区以来,就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今甘肃东起黄河、西至王门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兴、灵、甘、凉诸州,成为西夏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这时牛耕在农业上已普遍推广使用,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荞麦、粟、糜、稻及豆类。蔬菜主要有芥菜、芫姿、蔓著、韭菜、萝卜、葱、蒜等,用于生产的工具种类很多,主要有犁、耙、搂等。这说明西夏时期河西农业经济也较为先进。
通过以上梳理总结可得出,历史上,活动于甘肃陇东南和河西地区的一些古代民族均曾从事过农业生产,是甘肃农耕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甘肃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这些民族的农业活动为促进甘肃及中华农业及农耕文化发展,中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贡献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