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WTO改革的背景
 
更新日期:2019-10-15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浏览次数:21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就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平台和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动者,在其运转的20多年来,为各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目前W

 
WTO自1995年成立以来就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平台和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动者,在其运转的20多年来,为各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目前WTO及其背后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近几年来对WTO进行现代化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一)WTO条约制定面临的危机
自2001年底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以来,除了在极少数领域的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多边谈判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各成员方之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而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新趋势,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新矛盾。WTO在这些领域缺乏回应和规制措施,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各成员方都在多边体系之外积极寻求其他路径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这导致了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的快速发展,WTO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
(二)WTO危机的产生
WTO之所以会面临上述状况,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第二轮全球化浪潮导致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是部分国家科技进步迅速,增强了自身经济实力,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影响。WTO成立于1995年,正值商品全球化的时代,也就是第一轮全球化浪潮时期,因此,WTO多边贸易体系实际上是商品全球化的产物。在第一轮全球化过程中,科技发展带来了运输技术上的提高,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各国之间通过生产和消费关系建立起了贸易连接。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输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讯成本和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使得商品的生产过程在不同国家进行成为可能。由于各国在商品生产不同环节比较优势的存在,不仅生产和消费可以实现全球化,原本在一国之内的商品生产价值链突破了国界,开始向全世界蔓延,从而形成了全球价值链。使得商品的生产也实现了全球化。全球价值链的兴起标志着第二轮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在第二轮全球化过程中,在生产的某一环节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抓住机会发展制造业,形成了全球经济格局中的新势力。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在带动部分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就意味着部分国家的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失去比较优势,进一步引发该国制造业就业机会的缩水。尽管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从长远看来对价值链上的各个国家均有利,但短时间内的不利影响也形成了对这部分国家产业的严重打击,这也是目前反全球化思想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就面临着政策上的困境,而抉择的结果往往是长远利益让位于暂时的困境,也就是以牺牲贸易自由化为代价,维护国内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WTO面临危机的第二个原因是部分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占据明显优势,因此,有能力生产大量优质的高科技产品,并在相关产业中巩固自身的经济地位。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上的落后在国际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中难以获得一席之地,长期被排除在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中。而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部分发展中国家科技高速发展,已经有能力在高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上获取份额,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优势逐渐缩小,在比较优势丧失的过程中,相关产业就受到了冲击。同时国内政策的滞后性导致政府不能及时应对新状况,解决社会矛盾。于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保留就业机会,政府也同样会选择牺牲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中,经济力量从传统强国逐渐转移至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巴西、印度等。出现了传统强国不愿放弃贸易统治地位,同时新兴力量主张更多话语权的局面。WTO成立之时全球价值链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尚未显露,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在当时也不足以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形成威胁,因此WTO及其背后的多边贸易体系目前出现了滞后性,表现为对于上述两种趋势的发展准备不足,难以应对。由于多边协定在这一方面规制的失灵,面对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的需求,各国只能另寻出路,也就是从国内政策以及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入手来维护自身利益。
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和发展以及部分国家科技水平的快速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导致了一些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上的改变,进而上升到政治层面。对全球化的抵制和保护主义的抬头在近几年的两次政治事件,即美国总统选举和英国脱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两次政治事件都对相应国家的贸易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战之后,美国总统大选首次出现了包括现任总统在内的大多数竞选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贸易自由化的现象[ id. 11]。同时,两个政治事件都导致相应国家退出主要贸易协定,对于美国来说是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英国来说则是退出欧洲统一市场(European Single Market),两者均可表达出目前国际贸易中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想的抬头。
同时,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发展迅速,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如,美国退出TPP后,原参与国将其更新为CPTPP并签署,美墨加三国签署了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美国与欧盟,美国与韩国,美国与日本,欧盟与新加坡之间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WTO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了挑战。
(三)WTO改革的必要性
WTO多边贸易体系受到了来自现实的诸多挑战,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革,使WTO重新焕发生机是各成员方的共识。
尽管WTO在多边谈判程序上近乎停滞,在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时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也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WTO的各项多边协定在目前是,甚至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国际贸易运行的基础,WTO内部机构目前也在正常运行,甚至目前出现的大量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也是建立在WTO规则的基础上。不仅如此,WTO通过规制国际贸易对区域和平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因此,抛弃WTO多边贸易体系另寻出路是不现实的。
除了WTO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价值以外,对WTO进行现代化改革也是各成员方的共识。欧盟在其提出的《WTO现代化方案》中指出,WTO多边贸易体系在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公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经济增长和人口脱离贫困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对WTO进行现代化改革是有必要的。《关于WTO改革的渥太华部长级联合公报》也对WTO促进和保障贸易的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并表达了对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强烈支持。我国在2018年末就WTO改革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和五点主张,支持对WTO进行改革“以增强世贸组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同时,我国还与欧盟加拿大等成员方在WTO总理事会会议上发表了就WTO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联合提案。美国尽管多次威胁退出WTO,并在WTO多边贸易体系外与多方签订了双边协定和区域协定,但其在《欧盟、日本、美国贸易部长三方会议联合声明》中也表示对于WTO改革持支持态度。尽管改革是各方共识,但目前就如何进行改革还存在意见上的分歧。
中国在WTO条约制定层面上还未提出具体改革方案。本文以欧盟提出的改革路径为分析视角,从发展问题、谈判模式改革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就WTO条约制定层面的改革发表看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WTO改革的背景

下一篇: WTO改革的背景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