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精神寒冷
 
更新日期:2019-10-15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浏览次数:28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身体寒冷是身体切实感受到寒冷,精神寒冷则是心灵对这种感受的深化。为什么孟诗能有精神寒冷的体现?一是因为他确实受够了,冷怕了,寒冷成了他精神上

 
身体寒冷是身体切实感受到寒冷,精神寒冷则是心灵对这种感受的深化。为什么孟诗能有精神寒冷的体现?一是因为他确实受够了,冷怕了,寒冷成了他精神上的“后遗症”。二是因为孟郊的艺术感觉特别敏锐,对环境的反应之强烈也异于普通人。
孟郊对精神寒冷的关注确实超越常人,这种心理体验在各个领域泛化、蔓延。孟郊有以冷写热、以热写冷的表现,他会将自己的寒冷移情到动物身上,甚至会推及世道人心。韩愈称赞孟郊作诗具有斫荒的功力,“诗翁憔悴斸荒棘,清玉刻佩联玦环”,能披荆斩棘,雕刻美玉。孟郊对精神寒冷的书写,便具有“斫荒”的意义。
1、冷热相凌
精神寒冷的泛化,一般体现为在“不冷”的环境中依然感觉到“冷”,即见物皆冷。孟郊一生受寒冷所困,在长期压抑的状态下,他对现实中的物色会感到迟钝麻木,把渗入骨髓的寒冷感受转移至外界环境中。最典型的表现是“以冷写热”。比如《苦寒吟》:“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日光不热反冷,敲燧石却不得火。又如《石淙十首·其九》:“日月冻有棱,雪霜空无影”,刺眼的太阳光因天寒而冻结为锋刃。又如《答卢仝》:“日劈高查牙,清棱含冰浆”,日光仿若刀剑,劈开了峭拔的冰山。即使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孟郊瞩目的仍是冰霜,如《落第》:“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岂见叶上霜。”此诗作于贞元九年孟郊再下第时,正是这禁受不住的愁苦,强化了诗人的艺术感觉,使他对“冷”过敏,眼中不见春晖、只见冰霜。同样的写法还有“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二月冰雪深,死尽万木身”、“江上花木冻,雨中零落春”、“蓄异物皆别,当晨景欲暝”等。孟诗中的日光春色,毫无暖意可言,反而一寒彻骨。这种感受显然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是在炎凉世间受尽寒苦后凝聚而成的心结。
精神寒冷的泛化还表现为在极冷的状态下,往往人会选择以极热来抵消寒冷,即“以热写冷”。这种心理有据可依,古人认为影响气候冷热的是阴阳二气的变化,“阳甚则热,阴甚则寒”。正如万物皆有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冷与热也是人生的一体两面。因此当天性敏感的孟郊遇到人生的大悲剧、大痛苦时,冷与热在他的笔下往往会互相转化。比如《杏殇九首》:“班班落地英,点点如明膏”,被寒霜剪切的花乳散落一地,色彩鲜妍如燃烧的膏烛;“参差呻细风,噞喁沸浅江”,落花在寒风中呻吟,仿佛鱼在沸水中翻腾呼吸一样。此诗是元和三年孟郊为悼其幼婴而作,有韩愈《孟东野失子》诗为证。此时,丧子之痛、无后之悲使孟郊猛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几乎到了“声死”、“意死”的地步。在孟郊眼里,寒冷不再是什么抽象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的丑恶,它的锐齿利剑屠尽了弱小的生灵。对寒冷的怨恨扭曲了他的心,因此孟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宁愿相信落花是死于滚烫的烛火和沸水之中。还值得注意的是,孟郊在诗中屡屡描绘自己发烧卧病的感受,诸如“病深理方晤,悔至心自烧”、“春色烧肌肤,时飱苦咽喉”、“言之烧人心”、“内火焦肺肝”、“心火竞荧荧”等。生病固然痛苦,但也只有发烧时的炽热感才能驱走寒冷,这是人在绝境中所产生的病态心理。更为夸张的是《寒地百姓吟》:“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当逃脱不掉时,人们宁愿死于极热,也不愿被极寒冻裂。这些都是极端寒冷的生存状态逼出来的“异常”,不写异常,就不足以显示这种生命体验的惨烈。无论如何,孟郊在诗中以热写冷,希望以苦热的刺激,来平衡刺骨的严寒,这里的冷与热都已超出了身体的内涵,有了精神层面的寄托。
2、动物移情
孟郊的精神寒冷还体现在他常把自己的寒冷感受推扩至动物身上,是生理感觉向外物的转移,可称之为“移情”。有时,孟郊以受寒的动物来隐喻自己的政治处境。如《寄卢虔使君》:“有鹤冰在翅,寒严力难飞”,这是在干谒时说自己两试不第,处境困厄,如鹤虽欲奋飞,而翅沉难动。只要卢虔你赏识我,我就能借取春光,融化冰雪,展翅腾飞。孟郊把自己所处环境的恶劣、外界的摧残比作寒冰,这显然是精神层面的寒冷在施加影响。又如,《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如何骐骥迹,蜷局未能行”,孟郊作此诗时,已经历了终南捷径、干谒自荐、两次科举的接连失败,年近半百却连自身温饱都无法解决。你看那蚊虫鸟兽尚有得志之时,而自己却像这骏马一样寒冻难忍,屈曲难行,只能遥望着长安哀叹,这是诗人的切肤之痛。有时,受寒的动物也可用来隐喻自己悲惨的人生遭遇。比如,《冬日》中孟郊写衰萎的老态:“老人行人事,百一不及周。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老人步履维艰,如同冻马登高远行时一样力不从心。又如,《秋怀十五首·其六》:“羇雌巢空镜,仙飙荡浮冰。”孟郊此诗写于人生最悲哀的时刻,丧妻失母之痛尚未平息,三个幼子又接连夭折,眼看行将就木,自己却像一只失群的雌鸟在冰冻的秋风中颤栗难安。此时的他流落异乡,孤苦无告,再加上老病侵寻,啼饥号寒,只能在“寒鹤”、“困骥”、“冻马”、“羁雌”这些动物身上才能找到共鸣。
除自喻外,孟郊也用寒冷的动物来隐喻受苦的人类。据《新唐书·五行志》载:“元和二年(807年)七月,邠、宁等州霜杀稼。”明确地记载了该年未到霜时而严霜下,气候骤然变冷。而正是在元和二、三年间,孟郊集中创作了《寒溪九首》、《寒地百姓吟》等一系列诗歌,罕见地描写了洛阳百姓受冻的惨状。《寒溪九首》通篇以寓言的形式,将百姓比作水鸟与鱼类:“波澜冻为刀,剸割凫与鹥。宿羽皆翦弃,血声沉沙泥。”冰雪如利刀割裂了水鸟的身体,使溪面上血羽横陈。“波澜抽剑冰,相劈如仇雠。”“尖雪入鱼心,鱼心明愀愀。”尖锐的冰棱切割鱼类,溪中生灵无一幸免。在孟郊笔下,动物的“冻血”可直接潜化为人类的“冻血”,那些被杀死的鱼鸟其实就是受冻的小民。刹那间,诗人对自然物候的感受与对社会人生的体验融为一体,杀生的严冬与吃人的社会就无从分解了。社会之于百姓,就如同寒溪之于鱼鸟,一样残忍可畏。《饥雪吟》则是对贤臣俊士的寓言:“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冻鸟因饥寒而自相啄食,这是上天对生灵的宰杀,而凤鸟所居之梧桐也被大雪压折,天下之大,贤士竟无生存之地。孟郊诗中的凫、鹥、鱼、乌、凤等受寒的动物,往往在诡异血腥、阴森凄惨的环境中出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从这一点,不难体察诗人那颗受伤的心,它承受了过度的寒冷,只觉得周围一切都是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身体上的寒冷在精神层面的深化。
3、世道人心
孟郊的精神寒冷还与世道人心的悲剧紧密相连。孟郊一生仕途偃骞,再加上“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的耿介性格,使他对于人情冷暖有切身感受。而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身体的冷暖与人际的冷暖之间可以互相影响。具体而言,寒冷体验会抑制亲近社会的意愿及行为。经历过社会拒绝后,个体更容易知觉到寒冷。 这种互相影响在孟诗中尤为明显。在他的笔下,对士人社会丑恶虚诈的感受,常常与身体的寒冷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为强烈的冷峭之感。
孟郊不遗余力地向险恶世道喷泄着怒火。比如,《寒江吟》以渡寒江比喻人择友,在这千里冰封的世道上,人鸟绝迹、草木衰败,船也为浮冰所阻。“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渡江不能踩到积冰,择友也要避开非贤良之人。孟郊说世道日衰、人心叵测,就如同“阴气”、“冻水”、“冰凌”一样寒彻人心。使用同样比喻的还有《审交》:“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求友》:“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下有大波澜,对之无由见。”人心之虚伪就如坚冰下的波澜,令人稍有不慎便会坠入冰海。更为尖锐的讽刺出现在《饥雪吟》中:“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争食名利、饮人偷生的人类,跟那些自啄同类的冻鸟有何区别?难道龌龊的名利场,不正如这寒冻的“天”一样逼人自相残杀吗?在《秋夕贫居述怀》中,孟郊说自己“卧冷无远梦,听秋酸别情”,一宿冷卧屡被冻醒,而想到“贫语闻皆轻”的炎凉世态,则更令人心寒。在孟诗中,世情之冷与身体之冷形成了隐喻关系,这显然是精神层面的寒冷在起作用。
从《古意赠梁肃补阙》、《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乱离》等诗,可窥见孟郊确曾亲历、眼见过无数的世界阴暗面。尤其是恩人陆长源的乱中惨死,更是令孟郊感到危机四伏,惶惶不安。这种连起码的安全感都丧失了的现实,强化了孟郊在审美上的变态心理。即使在并不“冷”的时候,他也能由世情之冷联想到身体之冷。比如《秋怀十五首·其九》,眼前分明是頳珠累累、芳金舒舒的绚丽秋景,应该说不至于冷,更不至于寒,但孟郊的反应却超乎常情。他说“草木亦趋时,寒荣似春余”,秋天的花草居然也跟士人迎合时俗一样,向天时献媚,不禁令人瞬间感到“冷露”与“枯风”寒透人心。可见,孟郊不断强化着世情之冷与身体之冷的结合,将其推向极致,甚至表现出异常的审美心态。在这些诗中,他的笔触已经不限于个人的生理感受,而是深入到精神寒冷的意义中,使之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强度。
在孟郊的精神寒冷书写中,从冷与热的转化,至动物移情的泛化,再到世情之冷的深化,这是“身体告退,而精神方滋”的过程。这种寒冷记忆是如此持久,它驻留于诗人心中,又蔓延至世间的所有生灵,最终主宰了孟郊看世界的方式。正如吴功正所言:“孟郊的审美方式……是主体凌驾于客体之上,甚或撕裂扭曲客体” ,寒冷体验带给孟诗的独特价值也正在于此。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精神寒冷

下一篇: 精神寒冷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