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概念界定与学校效能维度梳理
 
更新日期:2019-10-16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浏览次数:2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对学校效能的概念界定方面,很多学者对学校效能的定义方式,定义学校效能的理论基础,以及学校效能的评价主体都有不同的认识。首先,在定义方式上主

 
在对学校效能的概念界定方面,很多学者对学校效能的定义方式,定义学校效能的理论基础,以及学校效能的评价主体都有不同的认识。首先,在定义方式上主要分为抽象性定义和列举性定义。在《学校效能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作者对学校效能的定义方式进行了梳理:学校效能分为几种定义方式。首先,“列举式定义认为学校效能应是由多元因素形成的;其次抽象性定义主要揭示了效能“达成目标”的本质。最后抽象与特征列举结合式定义一方面进行抽象、概括、提炼出本质,一方面列举出应有的特征 。”其次,“在对学校效能进行界定的理论基础上,学者们主要基于两个不同的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第一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程度,这时学校效能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业成就,第二种是从组织学的角度,认为学校效能是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影响程度,这时学校效能就以目标达成度、组织健康、人际和谐、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和社会相关人士满意度作为其评价标准。”最后,在对学校效能的概念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在对学校效能界定的过程中虽然强调将组织的视角纳入学校效能的评价体系中,但是很多文章在研究过程中,还是把学生成绩作为了核心变量进行研究,而讲其他变量作为影响学校效能的因素。我们认为学校效能并非是受这些因素影响的一个指标,而是学校效能本身的体现。在学校效能的理论基础上,主要基于心理学和组织理论,缺乏心理学基础,也就是说对个体的研究未纳入学校效能的研究框架中。在评价主体上主要是基于学生、教师的评价,缺乏对政府、社区等相关群体的关注。综上,我们认为学校效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指学校达成教学目标、组织目标,个体目标的程度和效果。学校效能包括学生成绩、组织氛围,师生满意度等要素,教师、校长、学生、家长、社区、政府等多元主体都是学校效能的评价主体。
在学校效能维度梳理方面,目前学者都认为要从多维度来透视学校效能。维度设计分为时空角度和主体角度。谌启标从学校效能主体角度将其维度分为校长、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维度,不同维度之间是动态的、有机的、相互作用形成综合的学习效能。我们认为学校效能的维度划分要综合时空和主体来看,学校活动是多时间、多空间、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教育过程和结果并重,摒弃完全以学生成绩为核心的研究;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校长、教师、学生多主体并行;既看重当前学校的现状,也为学校未来发展谋划。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概念界定与学校效能维度梳理

下一篇: 概念界定与学校效能维度梳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