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东县非遗概况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于2006年4月20日正式生效。[1]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崭新的概念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一个得到众多国家批准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首次产生。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面的法律事务。我国《非遗法》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的过程中,分类标准采用的是以下“十分法”: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2017年12月,我在如东县文化馆,采访县非遗中心陈卫华主任。调查了解如东县非遗的基本情况,查阅相关图书资料。“文化主管部门……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非遗法》第十三条有此明示。第十四条接着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我在非遗中心的采访非常顺利。陈主任细致、专业地介绍了如东县非遗的概况、重点非遗项目等等,还带领我参观部分非遗作品,如红木茶道,木雕莲蓬等。
如东县,在漫漫2000多年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如东人民以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有古老的民间传说,传统的表演艺术,手工技艺绝活……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县级若干个。
几个主要非遗项目如下:
1.传统舞蹈《跳马伕》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跳马伕》是迎神赛会中的祭神舞,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纪念“都天王爷”等菩萨的“行会”中,少至三、五百人,多至三千余人的“烧马夫香”者,头扎彩色布巾,上戴黄色纸帽,身着马伕服装,脚登草鞋,腰系铜铃,手执铁钎,在祭祀的庄严而神秘气势中,跳着刚健简朴的舞步,发出震耳的吼声,显示出膘悍、粗犷的气势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并寄托着百姓消灾降福的愿望。2010年6月,《跳马伕》参加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获得最高荣誉奖——精粹奖。最近,2018年7月,《中国影像方志》项目来如东拍摄。
2.传统舞蹈《浒零花鼓》
省级非遗项目《浒澪花鼓》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集音乐、舞蹈、戏曲于一体,既有里下河地区的水乡音韵、江南风味,又有南黄海滩涂气息的独特风格。唱的是花鼓调,说的是方言土语,群众十分青睐。八十年代开始进京演出,代表作《浒澪花鼓·闹春》。
3.如东面塑
如东面塑起源于古代腊祭。是用面团手工捏成各种花鸟人物的民间工艺。传承人罗彬无师自通。代表作《八仙过海》《红楼梦》等。
2 舞蹈人物“钟馗”的渊源及道具的制作技艺
2018年1月,我在县文化馆参加如东县非遗项目传统舞蹈传承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跳马伕》传承人任乃贵,省级非遗项目《钟馗嬉蝠》传承人吴克明,省级非遗项目《浒澪花鼓》传承人张德君,文化馆丁必忠馆长,非遗中心陈卫华主任等。走出资料,与传承人面对面,我惊喜地发现,传统舞蹈如此鲜活、生动、接地气!从传承人口中说出的舞蹈人物活灵活现,他们还说出许多资料中没有记载的宝贵的经历。传承人对自己所传承的项目视若珍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座谈会上,《钟馗嬉蝠》传承人吴克明老师说:“198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组织了一个民间歌舞搜集活动,这个活动真好,如果没有这个活动,我也看不到《钟馗嬉蝠》这个灯彩,流传只是出于口头上的。上一辈人看到过的,说是钟馗在街上走的时候,目光如炬,活灵活现,能把小孩子吓晕啊。”这一年《钟馗嬉蝠》参加江苏省民间歌舞调演,吴老师饰演钟馗。
吴老师讲述了钟馗这个人物的历史渊源。《钟馗嬉蝠》源于灯彩。相传清代岔河镇有一方姓的大户人家,这个家族庞大,人称“方半街”,就是说岔河街上有半数人家都姓方。而且在重大节日期间做出的灯彩总比别人家大一些,好一些。钟馗就是方家的人形灯彩。钟馗形象是阴曹地府专管小鬼的判官。传说中的钟馗是唐明皇时期一个有才的秀才,因相貌丑陋,科考不中,死后做了判官。最初设计出来的灯彩由两人合作,一个人支撑着灯彩,操纵它的手脚,前面有个小鬼手提蝙蝠灯引路。钟馗寄寓人们驱邪匡正、消灾降福的美好愿望。
《钟馗嬉蝠》作为非遗,灯彩的制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两米高的人形框架是由细铅丝裹皮纸制成,特别是头部的制作,还贴合人的脸型。手、脚和腿的尺寸和真人的一致。灯亮后看不到骨架的影子,妙就妙在这里。所以说,《钟馗嬉蝠》是集灯彩、杂技、木偶和舞蹈特色于一体,至今没有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