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医药卫生 » 正文
中医理论对衰老的认识
 
更新日期:2019-10-16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浏览次数:59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中医文献研究藏象学说认为肾藏精起亟,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是维持生

 
1 中医文献研究
藏象学说认为肾藏精起亟,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是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基础,正如《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灵枢·天年》讲述了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满,发颇斑白,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肢经脉空虚”。《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产生到逐渐充盛,再由充盛到逐渐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医学正传》说:“肾气衰则寿夭,肾气盛则寿延”,此外《医学入门》亦说:“人至中年,肾气自衰”。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记载:“花甲以外年岁, ⋯ ⋯到底下元衰矣”, “男子向老,下元先亏”, “高年下焦根蒂已虚”;肾气为“阴阳之根本,生命之门户,造化之枢纽”;“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在人体生命过程中,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精、气、阴、阳,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在生理状态下肾中之精气化生脑髓,肾精足则髓化有源,脑髓足则神旺;在病理状态下肾精虚则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表现为健忘、神衰等。此可见肾虚与衰老和增龄关系密切,肾精不足可引起机体气血不足,经络之气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平衡失调等,以上变化均会导致和加快衰老,表现为精神不振、健忘,形寒肢冷、纳差少眠,腰膝无力、发脱齿摇,气短乏力、驼背弯腰、动作缓慢,骨质疏松、痴呆健忘、发堕面焦,二便失调,甚则面目浮肿等。故人体衰老与肾的关系尤其密切,肾气衰肾精不足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肾精依赖脾胃化生的后天水谷精微充养才能发挥作用。《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李东垣也在《脾胃论》中总结出:“阴精所奉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故其人寿”。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曰:“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水谷之司在脾胃”。张志聪注《内经》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者, ----是以老年之人能饮食而脾胃健者、尚能筋骨坚强、气血犹盛”。由此可见后天脾胃的重要性,脾升胃降,贯通上下,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健运,心肺之阳下降,肝肾之阴上升,天地交泰;脾的清阳上升,胃的浊阴下降,维持机体正常营养代谢。脾胃升降,相辅相成,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脾胃化生精微,“灌溉四旁”,心、肝、肾均受其益。脾胃虚弱则化源不足,元气失养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外邪乘虚致病。若脾胃升降失调,则气血亏虚出现头目昏花、脘腹胀满、脾虚泄泻、水湿内停等一系列病变,从而影响健康长寿。衰老与脾胃虚损相关学说,源于《内经》“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李东垣在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还提出“诸病从脾胃而生”,脾虚则“血气虚弱”、“气促憔悴”、“皮毛枯槁”等见解,说明延年益寿的重要原则是调养脾胃之气。孙思邀提出“五脏不足调于胃”,调理脾胃可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篇中指出:“凡欲察病者,必先察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强调脾胃的重要性,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脾胃是经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李时珍提出“脾乃元气之母”的观点,他在《本草纲目》中曰“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上述中医论述皆说明脾胃后天之本的重要性,先天肾气须依赖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濡养,故认为脾胃气衰是导致衰老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2. 中医现代研究
现代中医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衰老机制,有脾胃虚弱说、津液不足说、气虚血瘀说、肾虚血瘀说、脾肾两虚夹瘀说以及脾肾虚衰、胃肠郁滞致衰说等。概括起来可分主虚说、虚实夹杂说和综合衰老说等几大类。大量的研究证实具有补气补血、活血化瘀、补肾健脾功效的中药和复方都有抗衰老的功效。严祥[4]等研究证实具有行气活血,益气养血功用的复方参七汤(三七、人参、黄芪、当归、陈皮、木香、川草乌等)能减缓免疫器官的萎缩,提高IL-2表达,可抑制TNF-α异常升高,钟毅用补肾健脾活血化痰方(茯苓、神曲、仙灵脾、何首乌、薏苡仁、泽泻等)经过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其具有调节T细胞亚群分布,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作用。杨勇[6]等用四物汤及其各单味药对小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研究,证实四物汤较单味能够调节自由基代谢和调节对免疫功能产生,从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全方表现出明显的药理活性。生殖功能低下,是衰老的特征表现之一。李友元等研究证实具有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功效的黄精,可显著升高衰老动物脑和性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刘东璞等研究表明补肝肾强腰膝的杜仲能使生精过程活跃,生精细胞增多,但间质细胞增多不明显,生精小管直径改变不明显。王学美等观察五子衍宗丸及其拆方可减少老年肾虚者有缺陷的呼吸链,增强细胞所需的能量,从而起到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延缓衰老。赵伟康等研究证实益肾补精的固真方(何首乌、肉苁蓉、覆盆子等)能明显阻滞老年机体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轴(HPTT)的功能退化,并延缓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HPTQ)衰老。具有补气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如人参、黄精、决明子、何首乌、红花均有降血脂作用。苗明三等在体外实验证实何首乌能与胆固醇结合,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张华等给102例冠心病患者服用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作用的名方补阳还五汤,通过观察血液成分的变化,得出抗脂质过氧化和调节载脂蛋白代谢是其抗衰老的主要作用机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医理论对衰老的认识

下一篇: 中医理论对衰老的认识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