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诗赋取士与创作定型
 
更新日期:2019-10-16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2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唐代中央文官宿直期间的主要活动由讲论经义到自觉创作,最终选择以诗歌为创作的主要形式,对唐代乃至后世的宿直文学都是个重要转折,这其中,唐代科举

 
唐代中央文官宿直期间的主要活动由“讲论经义”到自觉创作,最终选择以诗歌为创作的主要形式,对唐代乃至后世的宿直文学都是个重要转折,这其中,唐代科举制度特别是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变革,对创作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这场变革的具体内容,傅璇琮先生在《唐代科举与文学》中做了较为详尽地说明。大体来说,唐代早期科举并未将诗赋置于十分耀眼的位置,尤其是最为重要的明经与进士科考试,经文与试策是其主要考试内容,这种局面到高宗时期有了根本转变,《唐会要》:“调露二年四月。刘思立除考功员外郎。先时,进士但试策而已,思立以其庸浅,奏请帖经及试杂文,自后因以为例程。”这里所说的“杂文”,按徐松的解释,当考两篇,基本内容为“箴铭论表之类”,到了开元年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季。” 傅先生将进士试诗的最早记录定于开元十二年(724),并指出“进士科在八世纪初开始采用考试诗赋的方式,到天宝时以试赋取士成为固定的格局,正是诗歌的发展繁荣对当时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广泛影响”,当然也包含了文官宿直。
要探析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需要结合具体作品来谈。唐代进士试诗即省试诗一般为六韵十二句,早期的宿直诗也多采用这种形式,譬如沈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闱。大官供宿膳,侍史护朝衣。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冠剑无时释,轩车待漏飞。明朝题汉柱,三署有光辉。

又如宋之问《和库部李员外秋夜寓直之作》:

相庭贻庆远,才子拜郎初。起草徯仙阁,焚香卧直庐。
更深河欲断,节劲柳偏疏。气耿凌云笔,心摇待漏车。
叨荣厕俦侣,省己恧空虚。徒斐阳春和,难参丽曲馀。

这两首作品在形式上与省试诗相同,但时间要早于傅先生所说的开元中(沈、宋皆卒于开元初)。或许可以认为,从调露二年(680)刘思立奏请“帖经及试杂文”,次年也即永隆二年(681)朝廷正式颁布“进士试杂文两首”的敕文,到开元十二年(724)出现祖咏的首例试诗《终南望积雪》,这期间经历了40余年的制度探索。在试诗正是纳入进士科考试内容之前,六韵的诗歌已成为中央文官宿直期间的“公开作品”,其在形式已基本成熟,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宿直官员的创作“默契”和风尚,对于最终纳入官方视野,成为进士科“试杂文”的正式构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种推测不仅来自作品的形式体制本身,还来自于创作者的独特身份。以上列举的两位,分别担任长安二年(702)、景龙三年(709)知贡举。这个时间,要晚于同样以考功员外郎出任知贡举而奏进变革的刘思立。作为常科考试的主试官,沈、宋在宿直期间所开展的文学创作,以及由此引发的官员唱和,其对创作形式的选择可以说与当时的进士科考试内容调整的呼声“不谋而合”。
此外,《新唐书》载:“(杜)正伦工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章,思恭归,谓人曰:‘与杜公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开元天宝遗事》载:“苏颋与李乂对掌文诰,玄宗顾念之深也。八月十五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翫月,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上引的董思恭、苏颋,分别于龙朔三年(663)、神龙三年(707)担任过知贡举,后者至今留下多首宿直诗歌,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文官宿直已不再像开国之初的君臣间“讲论经义,商略政事”,作为科举主司,其与同僚“夜直论文”“文酒玩月”,对于进士科文学属性的增强,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中唐及以后的文官宿直创作,譬如卢纶《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张少博《尚书郎上直闻春漏》、周彻《尚书郎上直闻春漏》,权德舆《奉和张舍人阁老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以书事通简僚友》、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郑畋《五月一日紫宸候对时属禁直穿内而行因书六韵》等等,用的也多是省试诗的六韵体。
更进一步说,上举诸人,除权德舆外皆为进士科出身,权德舆虽未中进士,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他们的宿直诗采用六韵创作,一方面不难看出在包括绝句、律诗在内的定型后的“近体诗”全面占领文坛、成为唐代社会文学创作主流的情境下,进士试诗对文官宿直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宿直文学与其他文学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创作主体都是在任得位的官员,属于“独特群体”,而即便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文官,也只有进士科试诗,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作为“独特群体”的以上作者,其宿直作品采用“独特文体”的特殊意味了。
如果说唐代科举的实施,为宿直文学解决了“人”的问题,那么进士试诗、试赋取士的制度革新,赋予了作为宿直官员的“人”以“诗人”的面貌,这对于宿直文学的创作定型,是至关重要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诗赋取士与创作定型

下一篇: 诗赋取士与创作定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