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应当采取重塑培养目标、重构学校课程、拓宽培养途径、提升教师素养等策略。
(一)重塑培养目标
“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目标是指向培养具有国际交往、国际竞争、国际合作、国际关怀的21世纪新国民,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
1.文化理解与文化冲突的统一
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化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包容,但过分的理解与接纳容易让文化陷入同质化发展的误区,而过分强调文化的差异性又可能会对弱势族群造成某种形式上的压迫,让强势族群容易按照自己的模式把其他文化塑造成没有自己本质的他者。全球化让多种文化共同存在、让各种文化的独特性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为这种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并不是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而是周而复始的文化冲突。历史上每一次文化冲突的结果都会进一步形成文化的共存与融合,永恒的冲突是为了不断寻求文化理解之道,而理解的道路则通向理想的和谐与和平。所以,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目标应该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全球化时代需要的国际化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理解与尊重他者文化的态度与情感;也要让其了解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与多元文化的差异性,让其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冲突是跨文化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相信冲突最终会导致文化之间的共存与共荣并能够借助自己的文化积淀参与到冲突的化解中。
2.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统一
上面已经提到全球化赋予了文化在差异中共存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外显于人们对自我身份的彷徨。全球化在淡化着国家边界的同时也弱化着人们的国家身份,强化着大多数人的国际身份,让学生逐渐被“世界公民化”。这里提到的“公民”这个词属于政治范畴,是同人们的民主政治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还是一种政治的划分与实践,政治身份是个体存在最直接与外显的表征。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是要面向世界、面向时代、面向未来培养能够处理多重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政治人”,而这种“政治人”的实现是借助逐级的行政关系而完成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地区、国家还是世界都处在一个完整的分层结构中,彼此相互区别也相互依附着,人的政治性也随之排斥与依赖着。公民化是每个学生发展政治性的诉求,它蕴藏在全球政治体系的整体结构中,公民化教育不管是在全球、国家还是地区的维度中都旨在培养完整的政治人。所以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目标应该打破政治界限,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既是世界公民、又是国家(民族)公民;既能作为世界人立足于世界舞台中,又能作为自己(民族)国家的“代言人”活跃于国际交往的平台上。
(二)重构学校课程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要求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开设国际理解课程。“国际理解”概念中蕴藏着全球的流动与接触、沟通与交流、差异与冲突、理解与尊重、共荣与共融等诸多内涵,故而需要多样化的课程来满足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需求。具体说,国际理解课程包括以下系列:培养学生参与国际活动的基本能力与技能的基础课程、将“国际理解素养”渗透在各个学科课程内容中以培养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学科渗透课程和结合每个学校、地区具体需求与特色的校本(地方)课程。
1.国际理解基础课程
全球化中的交流与合作离不开语言的支撑,对一种或多种非母语的掌握是学生加入国际交流与对话的前提、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是争取更多国际资源以实现自我发展的保证。在国际理解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和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学活动,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重中之重。外语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全球化发展的适应和接受程度,而基础性外语课程的实施作为国际理解课程的基石也直接决定着我国国际理解课程实施与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将外语课程列为国际理解基础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借助语言优势参与到国际交往中,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在平等的氛围中能够真正地走近他者、认识并尊重异质文化,认识到存在的“异己”于己、于整个地球和人类的意义和影响。[[10] 杨敏.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以中学英语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6.4.][10]在2014年推出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中,外语考试改革尤其引人注目。总体上说,英语虽然仍是必考的三大科目之一,但考试方式却有了变化,一是不作为全国统考科目,而是纳入社会化考试的范畴;二是一年可以举行两次考试,并且学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以最高的一次分数计入高考总分;三十分至有所降低。于是一些人以为外语地位降低了,外语学习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从而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似乎外语可以不学了。这完全是误解!在一个国际化、开放化的时代,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对国民外语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此外语非但不能削弱而是应当加强。
2.国际理解渗透课程
国际理解素养培养不止是外语课程的任务,各门学科包括自然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有不可推卸的任务。从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角度讲,这些课程都可称之为国际理解渗透课程。因此应当在不同的学科中融入国际理解的内容,以文本或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比如自然学科课程中更倾向于对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强调;人文学科中则重视国际理解素养中的文化性与价值性关照。将国际理解素养的内容引入政治、历史、语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具体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政治课学习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历史课学习对国家间历史发展渊源的了解、在语文课中学习各国文学与品读经典、地理课学习对共享的地域与自然环境的认识等来发展自身的国际理解素养。必须注意的是,国际理解素养的学科渗透必须依靠教师来完成,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穿插国际性知识,启发学生的国际理解思维并发展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3.国际理解校本课程
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地方文化与本土资源的滋养,国际理解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校本和地方课程的加入。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省的广西、贵州等地就结合地方的民族文化资源,先后在中小学开展了将少数民族音乐、体育和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校本(地方)课程体系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国际理解校本(地方)课程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国际文化融为一体作为课程内容,以培养既具有传统民族文化底蕴又具有国际视野与胸怀、既拥有民族身份认同感又符合国际交往角色的国际化地方学生为目标。在国际理解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课程资源,通过信息化平台让其在广阔的国际平台中交流与对话,在向世界展示地方和学校文化教育特色的同时吸取来自全球的多元文化,完善地方学校的国际理解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三)拓宽培养途径
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应当体现开放性和多元性。除了传统学校课堂教学活动外,还应当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理论实践结合的原则,拓宽培养途径和渠道。
1.开办国际理解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对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除了依靠国际理解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外,还可以结合学校资源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办国际理解主题实践活动,比如“英语话剧节”、“世界文学作品表演展”、“各国文化交流周”、“国际美食文化节”等规模较大、目的与主题明确的交流实践活动。
2.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
当前,“开放”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必须坚持的发展理念之一,并且据此作出了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决策。在这种背景和态势下,学校可利用各种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内化与运用各种国际理解课程资源的平台,真正让国际理解课程的理念和方法落地,与国际交往教育实践接轨。比如,指导学生接待来访的国际学生、组织师生参与短期国外游学、开展中外学校学生交流学习项目、参与和承办国际会议等类型多样的活动,争取创造与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给学生提供参与国际理解活动的实践机会、发展与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国际文化教育交流项目作为一种跨文化教育交往活动,必须建立在文化间理解与共享的基础上,其内容可以涉及精神层面的语言、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等,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互学、创新理念共享等交流合作形式推动全球物质经济的发展。
(四)提升教师素养
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经验的老师是难以向学生表达自己的国际情感并传递自己的国际理念的。因此,在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养过程中,在国际理解系列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提升教师自己对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及其培养的理解与认识,并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共同学习和对外交流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国际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在教师自身国际理解素养的提升中真正做到对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