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的运营,其资金来源是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科大》这样的民间期刊而言,在当时百业待兴的局面下,如何回笼资金保证刊物的常规运营,又能同时兼顾刊物的质量和广泛传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科大》主要资金来源为广告收入和捐款所得。而社会捐助,主要来源于“一社”社友的捐助。
1.“一社”社友的捐赠和赞助
1935年3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系学生沈家桢、徐明甫、魏重庆、俞炳元、沈嘉英5人,不忍坐视国家的沦亡,抱着工业救国,科学救国的愿望,在上海创办学生团体“一社”,想要“把同学们长久地联系在一起,在校能相互砥砺,出校能携手做事”。该社又名“建设事业励进社”,表明其工作中心为励行建设。该社一度成为交大当时最有凝聚力的学生社团组织之一。社团的宗旨为“一集团之力量,谋实业之发展、民生之改善”沈家桢担任社长,国内设有重庆、南京、上海、天津、台湾广州、杭州等分社,国外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分社。一社自办实业,开设有人人企业公司、宏光染料厂等,沈家桢是人人企业公司的总经理,《科大》1946年复刊后的发行人袁行健(袁明恒)先生即为上海宏兴染料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一社”同时出版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各类书刊,设立大众出版公司(后改为民本出版公司),公司主要出版物之一即为《科大》,社团人数最多时达到320人。发展的社友均为学有专长的专业人士,其中留学生居多,集合众多科学家、工程师、实业家等,在当时有“青年专家团”之称,“如“王安电脑”公司的创始人王安,水利专家张光斗,工程院院士吴祖凯,唐山交通大学前校长唐振绪,国际航运巨子沈家桢、陈启元,台湾“行政院”前院长孙璿等,这些日后在科技届、企业界、教育界、政界卓有成就的人物当年都是一社社员。”可见“一社”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1937年创办《科大》之初,为筹备资金,社员们合作翻译了一部英文科技书籍,送交出版公司后赚取了几百元的稿费,以此为基金,社员义务编辑、写稿,终于办起了第一期《科大》。1946年刊物复刊后,经济拮据,又是在“一社”社员创办的“人人企业公司”的支持下,在公司的办公楼内腾出两件房子,拨了一台电话,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出版社--中国大众出版公司。使得《科大》的出版步入了正轨。由于“一社”社友多为留学生,在所属专业领域均颇有建树,且部分在国外定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这部分社员常为该社所办的刊物发动捐款以维持期刊的顺利出版,如由国外社友秦宝通发起,魏重庆主持的捐款活动,所捐额度达美金二千元左右,这个数字大概可以在最恶劣的情况下,维持出版社六个月的运营。除直接捐款外,“一社”还特设立基金会,主要由美国社友和美国进步人士推动成立,名为Chin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Inc,基金会的资金直接用于推动“一社”的常规运行和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之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便被用以支持“一社”旗下民本出版公司出版的几个科技刊物的运营。此外,“一社”专门拨出部分经费作为稿费,鼓励社友积极发稿:“为发扬出版事业,鼓励社友写作,所有民本出版社书刊上社友之著作,均有本社负担稿费,惟版权为社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科学大众》能够具备稳定的稿件来源。
2 广告与发行收入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科学和工业均非常脆弱,《科大》人曾明确指出:“我们不想靠这个刊物赚钱”,认为办刊物“譬如在播种,它一定会有别的收获,但决不是金钱。” 在期刊成本如纸张、排印等都在不断涨价的情况下,《科大》尽量保持不涨价,或少涨价,使其售价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保持较低水平。但当时社会动荡,物价飞涨,刊物的发行收入入不敷出,为维持正常运营,《科大》不得不加大广告发行力度。
当时“在中国办刊物是没有不亏本的”。但《科大》由于广告经营意识强,方法多,使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独树一帜。在广告投放量方面,据记载:“创刊号广告占十三面又二分之一,打破全国科学刊物广告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