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蓝图,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疏导和引导功能,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促进“人的思想”的转变,推进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顺利实施。
1.创新文化载体
当前,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文化载体发展滞后,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精准扶贫”的大形势下,应当不断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载体,从而有针对性地治理知识匮乏与“精神贫困”,助力脱贫攻坚。一方面要不断丰富文化载体的形式。着力构筑相应物质平台,可以依托构筑文化物质载体等因素来丰富文化载体形式。通过发掘、利用已有的文化产品,例如书籍、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革命纪念地等文化形式中的相关因素,使其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深度贫困的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文化塑村,重点抓农村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与“文化扶贫”相适应的下乡活动,借助先进思想文化武装群众,通过增加广播、电视等宣传设备、开展文艺活动、“三下乡”活动等途径宣传扶贫主题文化,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载体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载体的内容创新。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载体应当与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优良传统文化例如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例如,农村民族传统节日中蕴含着非常丰富且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与时俱进赋予其“扶贫”内涵,促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扶贫文化的融合,借助“国家扶贫日”开展一系列扶贫文化宣传和学习活动。可以围绕“精准扶贫”这一主题,在贫困地区农民农闲时节和传统节日里,通过将“扶贫文化”渗透其中,积极号召贫困地区有竞争力的企业或者爱心人士与农村贫困人口共同参与各种传统节日文艺汇演,启发部分“自身劳动力充足”贫困人口的思想觉悟,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注入活力。
2.创新传媒载体
媒体在西方被称作是“第四权利”,马克思将媒体称作“第三种权力”。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思想,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传媒载体主要包括横幅、会议、喇叭、收音机、杂志等,已无法满足农村贫困人口获取信息的要求,也早已丧失了对广大农民的吸引力。在精准扶贫战略推进过程中,在农村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媒载体的创新是应有之义。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等多种新兴载体,才能让传媒载体在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其实际作用,借此也可以为农村贫困人口的信息获取提供多样的平台和渠道。
第一,创新印刷传媒载体。由于先进的技术支持,如今数字印刷、网络出版等新兴的传媒载体具有印刷周期短、印刷成本低的特点,在贫困农村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各种以“扶贫”为主题的征文、学习比赛等活动,将其中优秀成果汇编成册以此作为我们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资源。借助农村“新闻宣传窗口”,通过报纸、手抄报等有针对性地宣传“榜样典型”,对农民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解读、宣传“最优解决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农村贫困人口,提高这部分群众的精神境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传统印刷载体内容加入扶贫内涵,从而转变成对农村贫困人口精神教育的具体体现。第二,创新电子传媒载体。现代电子传媒载体主要有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卫星电视等,可以依托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题的电视栏目,通过正确的先进理念以及价值观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灵魂塑造,加大宣传“榜样”力度,从而感染、鼓舞、教育村民。第三,创新网络传媒载体。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新兴网络传媒载体几乎融合了传统媒体载体的优点,必须把握大数据时代网络传媒载体为精准扶贫创造的新契机,将农民最需要的消息及时传递到位。一是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广泛使用保证“扶贫”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吸收。二是可以借助网络开展网络点播“榜样”主题栏目、扶贫成果展示节目丰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精神需求”。三是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网站的“公益板块”,为农村贫困地区创造招商引资促脱贫的机会,也为农村贫困人口谋求被救济的机会,促进公益信息的迅速传播。
3.创新管理载体
“美丽的汉族女支书”李元敏就是运用管理载体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范例,她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并取得了新突破。农村贫困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是带领深度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坚强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机制,争取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农村思想工作队伍。既可以根据不同管理人员类型的具体需求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也可以丰富培训内容,要整合相关技术力量对村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使其掌握一两门农业实用技术,再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辐射性指导;还可以组织基层村干部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村级民主管理等方针政策的学习活动。二是多方面整合农村贫困地区各类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农村思想工作管理队伍。国家通过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的考试等途径遴选、下派年轻扶贫干部到农村贫困地区,为农村贫困地区输送了高水平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不乏部分年轻人只是把“下基层”作为一个跳板,并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社区管理上,更不用说倾注心力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了。三是拓展多种途径对农村基层管理人员进行“激励”。要从政治上关心、爱护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对农村基层管理人员中的“扶贫先进”,树立榜样典型并大力宣传和表扬;建立科学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工作考评体系,使工资与工作实绩挂钩,确保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氛围,如引导文艺界多写一些正面宣传农村社区管理人员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的作品。
4.创新制度载体
“人正确思想的形成需要影响和灌输,行为的养成需要他律和塑造。”只有建立健全一套高效、有序、可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才能以此管人、管权、管事,尽可能减少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