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不断创新的理念
 
更新日期:2019-10-18   来源:理论探讨   浏览次数:1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诞生的,理论自身鲜明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新

 
(一)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诞生的,理论自身鲜明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新媒体平台为各种意识形态的交锋碰撞提供了一个新的场所,也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素材、指明了新的方向。首先,要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内涵。面对新的时期新的挑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要有的放矢,针对交锋的关键问题,对经典理论中没有涉及到的或者是没有重点加以解读延展的理论,一定要正面求解、敢于创新,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内涵,甚至要开拓新领域,这也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其次,要适应新媒体条件的要求,转变理论的表述方式。例如,要及时修改原有的一些概念,增添或缩减概念内涵,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受众更加熟悉和愿意接受的现实状况充分融合,使晦涩的理论通俗化,过时的表述时代化,抽象的理论生动化,避免一概而论、一成不变地研读理论、灌输理论,让广大受众不能理解、无法接受、甚至不知所云。最后,要注重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增强理论现实说服力。理论研究不是空谈,真正伟大的理论必然是针砭时弊、解决现实问题、改造现实世界的。面对新媒体条件的新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要不断创新,对广大官兵重大关切的现实问题及时研究和回应,使军队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更好地对时代问题进行解答,对历史实践进行回应。
(二)平台创新
平台,是思想和观念交锋的阵地。新媒体交互平台,是网络信息技术开拓的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超时空性和无中心性等特征的人类新型交往模式,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成为意识形态形成和传播的核心领域,使意识形态的斗争在这里“短兵相接”,毫不夸张地说,谁掌控了新媒体平台,谁就掌控了人们的思想。创新新媒体平台,正是为了抢占意识形态战争中的战场先机,夺取战场主动权。新媒体平台的创新,主要以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为手段,针对信息海量化快速传播的特征,信息技术(例如后台数据库整理、网络防病毒技术、不健康信息监督过滤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防入侵技术等等)的创新可以有效地辅助和改进新媒体平台对信息的甄别、过滤和监管,在第一时间遏制恶意信息的传播,惩治网络造谣攻击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当然,技术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创新,实际上,新媒体平台上的较量就是科技人才和国家军队综合实力的较量,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就必须吸收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提高 “网络部队”线上侦查、发现、追踪和拦截不良信息的技能,提高网络安全保障人员作战素质和能力,以他们为主力打赢新媒体平台上的意识形态之战。
(三)管理创新
管理问题虽然是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的配套性问题,但会从根本上、全局上影响意识形态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社会约束力大大减弱,自我约束成为规范网络行为的基本途径,但是,看似随意性增强的规则约束体系,实质上更加需要强化的制度约束,否则,网络行为的自由性更无法得到保障。特别是在意识形态传播领域,网络舆论阵地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是传统管理体系难以约束和左右的,必须进一步推进军队意识形态领域管理体系的合理化、具体化、规范化。首先,转变原有管理理念,制定更加开放合理的制度机制。从以受众主体为管理对象(即人员封闭式管理)的原则和模式,转变为将传播行为(即筛选查堵不良信息)作为对象的管理原则和模式,使网络和移动媒体平台不但成为部队日常宣传、高效工作的有效途径,还是传播思想、凝聚人心的思想宝库。其次,修订原有法规体系,建立切实规范有效的制度机制。习主席多次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目前,我军的各项法规制度体系比较健全完善,但新媒体平台相对比较自由开放,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又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因此要将新媒体条件下维护军队意识形态安全的工作纳入法制建设轨道,建立新的法律体系,把有关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犯罪的条款纳入军法之中,加大对危害军队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和管理者的打击力度,确保维护军队意识形态安全的斗争有法可循、有法必循。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不断创新的理念

下一篇: 不断创新的理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