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医学院校仪式教育的迭代创新
 
更新日期:2019-10-18   来源:教育导刊   浏览次数:2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要突出仪式教育的隆重性,应体现其三大特征:重大的价值追求、宏大的表现形式和重大的校园影响。加之贯穿了学生大学生涯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深刻性、

 
要突出仪式教育的隆重性,应体现其“三大”特征:重大的价值追求、宏大的表现形式和重大的校园影响。加之贯穿了学生大学生涯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深刻性、滚动式、持续性的教育模式,产生了“叠加”式育人效应。但还存在不足,应当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突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目的,做好仪式教育的议程设计
东西方文明均高度重视仪式教育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最高点,应该从传承文化、引领进步、承担使命这一高度出发,在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和全方位育人工作中突出隐形教育的重要地位,充分挖掘仪式活动的教育内涵和文化意蕴,既注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突出活动的教育功能本位,更重要的是把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仪式教育的方向和终极目标,传播正能量,践行核心价值观。
2.突出实现中国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要提升竞争力,必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开放胸怀的卓越人才。无论是从高校作为先进文化引领者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角度来说,仪式教育都要体现时代性和国际性的教育元素,通过反复展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象征符号和重要性历史记忆,向学生介绍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其他国家民族的发展模式,培养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邀请国际知名人士、成功校友、公益人士等参与典礼、现场讲演,运用各种感性手段和引人的环节设置来传达和强化学校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培养学生对国家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崇高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成才报国的理想追求。
3.突出践行核心价值观,通过道德范式建构培养价值认同
价值观是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定位,是人们心中深层次的信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6]。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得到民众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发展力。仪式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借助群体效应来重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同时通过道德范式的建构也反作用于意识形态,因为它营造的氛围对于参与其中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通过七一宣誓强化党员的社会责任、五四表彰宣传爱国科学自由的“五四精神”、志愿者活动彰显助人友爱的和谐意识,等等,引导学生主动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的要求转化成自觉行动,借助榜样的力量实现既定形象的自我转化,从而完成道德主体的建构。
4.突出时代特征,注重95后大学生的话语表达
育人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回归,因而典礼教育的功能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转换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所以,高校典礼教育要适应学生的胃口,一方面需要打破教师主导下的一对多的说教模式,另一方面又要重构学生之间、多对多互动的朋辈教育共同体,培养更多具有正能量的“青年意见领袖”,进而提高仪式教育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微信、微博、QQ、BBS等社群空间,开展网络仪式教育;运用青年学生交往的流行语和时尚语,如“以洪荒之力爱我中华”、“厉害了我的国”,将仪式教育的大义转换为日常生活的微言;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调研的启动仪式,具有“知行合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利用班团日活动、党的组织生活会、社团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微小型的仪式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入心,营建出群体效应,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医学院校仪式教育的迭代创新

下一篇: 医学院校仪式教育的迭代创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