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论马克思利润率理论的现实价值——基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55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论马克思利润率理论的现实价值基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摘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国内区域

 

论马克思利润率理论的现实价值

——基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


摘  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梯度演进,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改变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局面,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文章运用马克思利润率理论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内在本质,科学阐释了产业分工竞争的实质是等量资本追逐等量利润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马克思;利润率平均化;产业结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义社会,剩余价值是以利润这一转化形式反映出来的,从而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实质。资本家和资本的本质属性是追逐最大的剩余价值或者说是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保证了各资本家以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目的实现,从而形成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利润率平均化规律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不仅适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依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end##

一、马克思利润率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关于利润本质的解释

马克思认为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成。”[1](P43-4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后,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这是因为,在利润形式上,利润表现为是资本本身生产出来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而它的真实来源,即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真相被掩盖了。这样,就把资本家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完全掩盖起来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采取利润的形式,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种观念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1](P44)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之所以在观念上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商品价值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采取了成本价格的形式,因此,剩余价值就好像不是由可变资本产生,而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了。“因为在成本价格的表面的形式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出来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的起源,必然从可变资本部分转移到总资本上面。”[1](P44)第二,由于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因此,剩余价值也好像是由资本产生的了。“因为在一极上,劳动力的价格表现为工资这个转化形式,所以在另一极上,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这个转化形式。”[1](P44)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机制

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起因于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引起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差别的主要因素就是资本有机构成上的差别和资本周转时间上的差别。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引起的利润率差别,关键是等量预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大小,可变资本所占比例越大,推动的剩余劳动就越多,剩余价值从而利润也就越多,利润率也就越高。“因为在不同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它们的可变部分也就不同,因而它们所推动的活劳动量也就不同,它们所占有的剩余劳动量,即剩余价值从而利润的实体的量,也就不同。在不同生产部门,总资本的大小相等的部分,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大小不等的源泉,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劳动。”[1](P166-167)在资本构成相同,其他条件也相同,利润率和周围时间成反比,这个源泉实质上也要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剩余劳动来理解。如果两个相等的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它们在一年内推动的剩余劳动也不同,生产的年剩余价值量也不等,从而利润和利润率也不等。这样,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时间不等,在商品按价值出售的假定下,会有不等的利润率,但是,现实的经济运动都是等量资本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等量利润。这是因为“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各个投资竞争的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1](P172)这就是说,平均利润率要在成本价格的基础上通过竞争才能形成。

“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1](P201)部门内的竞争形成超额率利润,部门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获取依赖于商品市场价值的实现,价值规律通过竞争和价格的波动调节生产和供求的比例。“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竞争,同供求比例的变动相适应的市场价格的波动,总是力图把耗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劳动的总量归结到这个标准上来。”[1](P214)这种必要劳动时间在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在部门内部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或由于垄断权的存在而形成超额利润,优先采用较高生产率的企业,在用于支付可变资本不变的情况下,等量劳动在相同时间生产出的剩余产品越多,转移的物化劳动的价值量越大,个别商品的成本价格低于社会平均生产价格,而按市场价格出售,获得超额利润。“这个差额是这样造成的:一方面,商品要按照它的一般市场价格,也就是按照竞争使个别价格平均化时形成的价格来出售;另一方面,它所推动的劳动的较大的个别生产力,不是给劳动者带来好处,而是和劳动的所在生产力一样,给他们的雇主带来好处,就是说,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1](P724)当这一部门的生产力普遍提高后,超额利润就转化为平均利润。在垄断经营权存在时,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严重偏商,扭曲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形成,不能通过竞争使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垄断者获得的超额利润正是购买者所减少的利润,因此,在垄断经营下的超额利润只是利润的重新分配,但并没有改变社会总利润量。“利用瀑布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不是产生于资本,而是产生于资本对一种能够被人垄断并且已经被人垄断的自然力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超额利润就转化为地租,也就是说,它落入瀑布所有者手中。”[1](P727)

部门间的竞争反映了商品的供求关系变化,这种供求关系是通过市场价格来表现的,从而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1](P716)“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价值规律本身进一步展开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1](P717)

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从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的角度揭示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间变化——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库兹涅茨在此基础上侧重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所取代。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到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有上升到下降的“∩”型变化。

后来钱纳里等人在库兹涅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整个经济结构变化过程,得出了产业结构变化过程的动态形式: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经济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初级产业(首先是农业)和服务业支撑,速度很慢。大量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停滞在农业部门,还未发生向高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快的产业部门(首先是工业)大规模转移。第二阶段是高速增长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急速上升的工业制造业支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法剧烈转变,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部门转入工业部门,新技术得到迅速采用和不断扩散,新主导产业部门不断代替旧主导产业部门。第三阶段,经济增长步入发达经济阶段,工业制造业的贡献下降,服务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那些与耐用消费品有关的服务部门在减速,而与医疗、教育、文娱、旅游有关的服务部门则在加速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日益增大。

马克思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其一,生产资料的较快增长;其二,农业部门要有比工业部门具有更快的积累率。“如果要使事情正常进行,第II部类就必须比第I部类积累得快。”[1](P579)“就像第I部类必须用它的剩余产品为第II部提供追加的不变资本一样,第II部类也要在这个意义上为第I部类提供追加的可变资本。就可变资本来说,当第II部类以必要消费资料的形式再生产它的总产品的大部分,特别是它的剩余产品的大部分时,它就既为第I部类,又为它自己进行积累了。”[1](P584)

三、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与趋势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产业结构演进有着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并呈现出一定的序列性。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也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质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上,这意味着除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和资源等基本国情因素外,最能说明一国经济国情的是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演进体现出经济国情的变化。产业结构可以划分为产业之间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三次产业间的结构反映的是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每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则说明该产业的发展状况。[2](P5)当前,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到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面临着一个历史的机遇和挑战。

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来看,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而且主要依赖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在具有后发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产值结构上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已经经历了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但从就业结构上看,实现产业间人口的转移压力还很大。据统计,2003年按从业人员计算,我国第一产业占49.1%,第二产业占21.6%,第三产业占29.3%。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第一产业占14.6%,第二产业占52.2%,第三产业占33.2%。[3](P6)上述数字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没能有效转移,不仅如此,农业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提供了巨大的资金积累。据统计,1953~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将近9500亿元,占农民净收入的57.5%;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个数字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农民承担的税费和各种摊派每年都在4000亿元以上;此外,还有约6000多亿元的农村债务被县乡两级政府用于超前消费。[4](P26-28)

从产业内部的发展来看,一方面是竞争无序,行政权力控制市场形成的行政垄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度低,缺少一批素质高、竞争力强,能够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规模化企业,产业结构同化严重。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工业结构非常相似,东部和中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3.7%,中部和西部的相似率为97.9%。[5](P250)并且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土地等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根据测算,1953~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76.6%是由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带来的,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23.4%。[2](P10)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效率低,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还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产业间结构比例协调,从社会扩大再生产来说,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如何补偿,在实物上如何替换,保持这种比例关系,社会生产才能正常进行。“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6](P580)

在经济全球下,我国产业部门的平均利润取决于生产商品的国际必要劳动时间,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分为四种:[7](P573-575)第一种,生产同种商品的同行业所要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它来决定同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P52)第二种,从社会效益上要求一种行业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须符合由社会总劳动分配给该行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三种,从产业结构动态平衡角度要求各行业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须是耗费在社会需求总量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尽管每一物品或每一定量某种商品都只包含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并且从这方面来看,所有这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也只代表必要劳动,但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1](P208)第四种,“世界市场”要求的世界(人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世界市场上,各国提供的同种产品的价值只能由世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所以,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就要立足于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就业,而且能为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积累资金。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消化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资本与技术密型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走出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J].工业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05(10).

[3]田晖.对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及趋势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5(5).

[4]王少辉.权利堆积起来的城市[J].杂文选刊,2003(8).

[5]张大军,白津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胡培兆.有效供给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Discussion on the Realistic Value of Marx Profit Margin Theory
——based on our country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gle of view

Abstract: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are helpful in real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melt highly, Promotes in the domestic region economy developing proces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adient evolution, realizes the economical balanced development; Changes our country industry to be in the industrial value chain low end in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the aspect, from labor-intensive form industry to capital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y promotion. The article promulgat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intrinsic essence using the Marx profit margin theory, explaining the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abor competition essence is the isometric capital chase isometric profit inevitable result.
Key words: marx;profit margin being uniform;industrial structure
 
 

 

上一篇: 论马克思利润率理论的现实价值——基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

下一篇: 论马克思利润率理论的现实价值——基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