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策略
 
更新日期:2023-10-08   来源:戏曲艺术   浏览次数:30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策略摘要:本研究以全国17所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为调查对象,结合个案研究

 

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

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策略


摘  要:本研究以全国17所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为调查对象,结合个案研究,提出了新的课程设置思路和基本设计策略。

关键词:音乐 音乐学 音乐教育 课程 教材

引言

随着教育部高教司[2000]32号文《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的陆续出台和各高校试点教学实践工作的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方向)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在此笔者将自己在工作中所做的思考与实践罗列成文,供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仁参考。

一、切实搞清楚目标岗位对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专业课程的设置思路是课程改革工作的基础,思路是不是合理,会影响整个课程改革的结果。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课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高品质地完成目标工作任务。因此,课程改革应该以学生能高品质地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同时,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终身职业发展的能力。##end##

根据这个思路,笔者利用在高校工作的条件,组织了专门研讨活动,邀请了部分幼儿园和小学、中学有经验的音乐教师参加,对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师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致的了解,目的在于通过对工作任务的了解,分析出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师这一职业包含哪些工作项目,以及完成这些项目需要做哪些知识、技能、修养的准备。在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品质分析环节,要求大家首先只叙述在岗位上需要做好哪些工作,用工作概念而不是学习概念来反映每个项目。在对工作项目做陈述时,要求陈述内容只包括工作内容,不包含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然后,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出来,形成大家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接下来应该考虑的就是把工作任务完成品质转换为课程项目。这当中要注意的问题是课程要以工作任务完成品质为参照点设置,是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打破了按学科边界设置课程的传统。整个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加任务完成品质为核心,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顺序编排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尽早接触岗位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同时,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按照工作任务完成品质的逻辑关系编排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打破按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编排学习项目的传统方法;另外,就是以工作任务完成品质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建构。总之,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加完成品质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实际操作中,工作项目与课程门类并非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其间存在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因为,不同项目需要的学习课时是不一样的,而不同课程在课时分配上应均衡。因此,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来确定课程门类,需要对工作项目重新进行合理的组织,对于那些在教学实践中不常涉及的工作项目,可以把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一门课程。比如把歌曲编写、简单伴奏编配、简单合唱改编、一般电声乐队乐曲编配、鼓乐队用曲编配、中小学学校乐队乐曲编配、音序软件应用等内容整合成一门课《音乐创编》;另外,合并需依据岗位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进行,例如:《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师教学能力指导》这门课程整合了学生观、教学观、音乐课程价值认识、提高教学活动效果的基本策略、常用教学形式的操作、媒体与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说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课外音乐活动指导、教学基本能力训练(包括教师口语、简单课件的制作、粉笔字、板书设计、教学活动编导、文艺活动主持)等。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建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

二、课程规划设计的步骤

1.教学内容规划

在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先前课程存在的本质问题是“学问化”,即在“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把实践仅仅看作为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把实践看作为理论的附属品。而事实上,正确的关系应当是理论服务于实践。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的实质是要培养职业教师,因此,课程的建设不应该是学术课程加上简单实践构成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构建新的课程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但需要根据新的要求对理论做出取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再是课程构成的基础了),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完成品质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因此,从课程内容角度讲,仅仅对理论知识的深浅进行调整或增加实践课的课时量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对传统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即要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高师培养的音乐教师来说,岗位工作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音乐舞蹈活动指导、文艺活动的组织与排练等。为了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还需要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主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教师礼仪、良好的教师口语、良好的音乐感知与表演能力、一般的主持与编导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操作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正常的价值观、正常的精神生活、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有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网络和常用教学媒体)等,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用“知识”代替“能力”代替“修养”的倾向比较普遍,教师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总要伴随着榜样、影响、教育等方面因素的作用,所以,教师培养必须重视对修养、品行、文化、精神等的培养。教材内容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实现上述目标。

教学目标变了,对教学内容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因此,需要设计和编写与课程计划相匹配的教材。

首先,设计和编写教材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需要,广泛搜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替换现行教材中与岗位能力培养距离比较远的部分,压缩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就是压缩原来教材中陈述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价值描述部分,补充应该如何操作的实践性内容,也就是优化原有教学内容以说理为主的特征,转变为先教会学生怎么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规律。

另一方面,应优化陈旧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具有时效性,一般的来说,先前使用的教材只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知识技能体系的完整而忽略了知识和应用的结合,忽略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是需要多个学科提供的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忽略了在实际工作中除知识技能外还需要一定的职业礼仪、价值判断和文化修养等。比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形式已经转变为综合的音乐游戏、音乐情境剧和其它形式的综合音乐课了,而我们普遍使用的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声乐、器乐等技巧方面,还在考虑乐理、视唱课如何上等,这显然是不符合新的需要的。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打破原来固有的学科界限,采用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修养为目标的内在逻辑关系整合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生活化以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也是必需考虑的重点,比如,课程中突出民族音乐的基础性和应有的地位,把音乐欣赏和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种风格和不同时期的民族音乐,以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根据地区的特点可设地方戏曲和民歌演唱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定量的、结合了音乐欣赏的欧洲音乐史和外国民间音乐,为学生广泛吸收多元音乐文化创造条件;另外,可以适当补充《现代当代音乐作品欣赏》,包括德彪西、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的无调性音乐以及后现代音乐;组合音乐,包括创作技法上的传统与现代的组合,器材上的电子乐器、灯光和传统乐器的组合,表演形式上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组合,音乐与舞蹈的组合等;生活中的音乐:比如新形式综合性音乐会,影视音乐,休闲音乐,环境音乐,汽车音乐等,爵士乐,摇滚乐,歌唱组合等。以上内容可适当选取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2.教学活动规划

突出工作任务完成品质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就要以“典型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要选取典型服务组织教学活动,使工作任务典型化、具体化,以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并通过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典型服务的选择要体现音乐教育的特点,要考虑活动的典型性、先进性、可行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教学规律;另外,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因此关于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使用美的培养要渗透在所有教学活动中。

3.教学组织形式规划

教学形式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都与教学形式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学形式也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首先,我们参照兄弟院校的做法,优化了我们的技巧课授课形式,采用集体课、大组课、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另外,就是合理安排教学实习和实训,使教学和实际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例如《钢琴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课程,可以把学生编成二到三个人一组,强调小组学习的价值,即弹伴奏的学生必须有伴奏对象。从课程的一开始就强调伴奏意识,把原来伴奏课程中关于简单伴奏编写的内容放在《音乐创编》课程中,《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课程配备的是实践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目标不是讲授如何编写伴奏,而是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实践给别人谈伴奏和自弹自唱。在教学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两个人一组的形式,在数码钢琴教室上课,一个人弹歌唱旋律部分,另一个人弹伴奏部分。这使得教学任务目标明确,所承载的技能训练针对性强,所以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在所有课程中,充分重视课堂训练和课后练习,并在所有的课程中渗透和强调音乐教师职业意识,把所学和所用紧密结合起来,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充分考虑学生将来要面对岗位工作的需要,而不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目的是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具备较好的岗位工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对于学生岗位发展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比如,口语表达能力,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口语技能。学生的钢琴应用能力在岗位工作中非常重要,包括简单伴奏的编配、音乐性、视谱即唱即奏能力(即兴伴奏能力)、自弹自唱能力等。需要对原有的钢琴必修和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两门课作统一安排,把两门课统一规划,必修课阶段主要解决即兴伴奏和自弹自唱必需的基本技能,达到一定要求以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通不过考试不予毕业。以上两次考试可以采用委员会考试方式。歌唱的教学示范能力也非常重要,目前高师培养的音乐教师普遍不熟悉少儿歌曲的演唱方式和结合了舞蹈与音乐律动的表现形式,为此应该在声乐课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少儿歌曲和歌表演等内容并安排必要的教学实践。同时在舞蹈课程中适当增加兼顾歌表演与基本动作设计等内容。使课程和岗位工作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

4.课程评价规划

课程评价是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估,既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也是课程建设的助推器。因此课程评价的规划应该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案,通过对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一系列问题的考核评定分析,对课程的恰适性做出价值判断,并及时提出改进的建议。课程的评价应该是整体性评估,评估的核心指标是课程对学生高品质完成岗位工作能力养成的作用,同时要兼顾效率、价值、时效、特色、可操作性、课程资源、学生的接受能力、师资建设等因素,本着科学合理、简易、可行和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评价。课程评价应该和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应该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价课程,主要方式是考察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与协调能力、音乐表演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专业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感情的形成,是不是具备了完成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文艺实践指导、课外活动指导等工作。因为学生自身因素是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评价课程时也必须考虑。

另外,课程评价还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就是不同的课程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形成正确的导向等。专业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他们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对课程资源、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收获等情况了解得最直接。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和感受来评价课程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关注教师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教学能力如何等,这些问题同样会影响课程评价的结果。还有,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观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这一点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结语

课程的设置是办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属于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研究。课程设置中突破学科体系、知识的逻辑关系,使课程与高品质完成岗位工作应该具备的能力素养的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成为能弹会唱、能歌善舞的、能够服务于社会多个层面的音乐教师。事实上,本科院校同时还必须兼顾学生考研究生,关照学生具有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可以采用本文的课程设置策略。



 The General Strategy of the Courses Design  about Music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ollege                             

Abstract:This study regards the 17 National College ‘s music education department as the survey, joins with some case studies,claims the new curriculum ideas and basic design strategy

Keywords: music  music study  mu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materials

 

上一篇: 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策略

下一篇: 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