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能力发展的高校资助体系的构建
 
更新日期:2019-10-22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浏览次数:19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需求匹配:建构立体式资助工作模式根据我国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矛盾,遵循受助者的成长发展规律,构建需求驱动的物质保障型资助、提升追求美好生活

 
(一)“需求”匹配:建构立体式资助工作模式
根据我国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矛盾,遵循受助者的成长发展规律,构建“需求驱动”的“物质保障型资助”、提升追求美好生活和改造社会的可行能力为主的“发展性资助”、树立理想信念、反哺社会的励志、感恩和责任精神为主的“精神资助”并存的“三位一体”的、“交叉渗透”的立体式资助工作模式。在此模式下,坚持“分类资助、区别对待”的原则,实现体系的立体化、个性化构建与受助者不同层次需求的匹配;坚持“保底资助”与“最近发展区”教育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体系的发展性、人性化构建与受助者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成长规律的匹配;坚持“个人发展的价值需求”与“实现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的价值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体系的价值性构建与受助者成长发展终极目标的匹配。
(二)“需求”引导: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的资助文化育人机制
在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要加强资助文化建设,发挥其在思想引领、信念支持、文化传承、价值导引的作用,在高层次需求升华和转变中提升受助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可行能力。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建立以中国梦为理想使命的“爱国、励志、责任精神”的大德,反哺社会的“感恩、公益、爱心精神”的公德及以个人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精神”的私德“三层次”需求的内在导引机制。
其次,发挥教育和新媒体两大平台的功效,实现资助育人与高校思政、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课堂”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打造资助文化品牌。将育人活动渗透于喜闻悦见、潜移默化、隐性的“家文化、励志文化、感恩文化、公益文化、思源文化、典礼文化”等资助文化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认、信念支持、践行反哺,实现了资助对象“知情意行”德性内化“四环节”的动态统一;建构“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榜样”的多元主体交叉性德育模式,实现资助对象主体化、资助主体多元化和资助内容的多样化。
(三)“需求”贯穿:探索全过程的、精准化的、项目化的资助运行机制
追求美好生活的可行能力的发展是在不断满足和升华需求的实践中实现“自发-自觉-自由”状态转变的可持续过程。它依赖于贯穿“资助前-资助中-资助后”的全过程的制度保障和有效激励机制。
1.资助前:精准化的需求认定与匹配的运行机制
依托大数据信息化平台,采集并整合资助对象的物质信息、思想状况、能力发展等数据信息,通过量化测评、民主评议和实地走访,精准认定“需求”。在此前提下,实现保底性无偿资助与激励性有偿资助的有机组合,建立匹配不同需求的分层分类的“资助包”制度,健全以品行、能力、学业等多元目标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同时,坚持大数据下显性资助和隐性盲助的有机统一,实现漫水灌溉向滴水灌溉的转变。
2.资助中:项目化的需求选择与实现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满足不同能力发展需求的思想引领、能力拓展、反哺社会的项目驱动运行机制,资助项目涵盖学业发展、专业技能、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实践公益等方面,如浙江大学的NSEP思想教育实践项目、宁波大学的能力发展性资助项目、浙江师范大学的专业家教反哺项目和中国美术学院的作品拍卖反哺项目等,资助对象自主选择、自愿承担、自觉践行,辅之以全过程的导师指引与团队合作,实现了能力的全面发展,其项目成果取得反哺效果,实现了对象主体化和主体对象化的统一。
3.资助后:可持续的需求升华与转变的保障机制
建立阶梯式发展的资助运行机制,将“物质援助脱贫-励志思想脱困-能力培植脱贫-反哺绿色成长”贯穿于大一到大四的各个阶段,形成“他助-自助-助人”的内循环。同时,注重“资助后”项目化团队管理、勤工助学的基地化建设,为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反哺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建立“资金-人力-平台-基地-模式”外部循环的资助生态圈,保障需求的不断丰富、递进式、可持续的满足和发展。
(四)“需求”实现:四位一体的环境支持、三级联动的协同育人队伍建设和创新性学生自组织模式的构筑
1.“国家、高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环境支持
围绕“受助者主体参与、能力全面发展、多方联动”的体系构建目标,在国家政策引领、资金投入、环境营造、监督引导的主导性作用下,发挥好高校在政策实施、体系构建、平台搭建、育人模式践行的主体性作用,积极探索校企、校地、校校之间的多方合作助学模式,建立家校联系的沟通平台与交流机制,实现资助主体多元化、育人正合力。
2.三级联动的协同育人队伍建设
其一,注重思政教育队伍的力量整合;其二,加强能力培育的队伍建设,坚持资助与德育、教学科研、党建团学、心理、就业创业、招生等部门的贯通、合作;其三,建立“班级-学院-学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三级联动的高校资助和学生队伍建设,如浙江师范大学五航联动的引领计划,实现教学相长、全面发展。
3.发展性、创新性学生自组织模式的构筑
其一,建构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需求的发展性的学生自组织模式。建立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兴趣专长等为主的“自助型”组织,壮大家教队、思源社、爱心学堂等反哺社会的“助他型”组织,通过受助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了人从“自发-自觉-自由”状态的转变,同时促成和实现“他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和“经济保障-能力发展-奉献反哺”的有机统一。其二,构筑创新创业型学生自组织的基地化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物质、心理、能力发展、创新创业等发展需求,建构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创业的服务型、管理型和创新创业型部门于一体的基地化运行模式,如涵盖“家教公司、爱心超市、心意坊”的勤工助学基地模式、思源创业空间、公益之家等,通过非营利性或营利性的商业化运作,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与反哺社会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从“助理”到自立自强的“社会人”到具有开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自由个体”的转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能力发展的高校资助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 基于能力发展的高校资助体系的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