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更新日期:2019-10-22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浏览次数:23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有效激发学习者内在活力和终身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途径,是提升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效率的关键。1.内生动力在哪里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

 
有效激发“学习者”内在活力和终身学习动力,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途径,是提升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效率的“关键”。
1.内生动力在哪里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报告《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这份报告中提到: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高等教育课程必须包括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在2010年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牛津大学校认为中西方生最的差别是“中国的学生不愿意去挑战教授”,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则更直接地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是缺乏学科广度;第二就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往往是少有理性批判的,“教与学”之间缺乏对不同观点的辩驳,这跟我们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强调的只是知识的积累,依靠记忆学习,轻视思维的发展。我们在思维的培养上,跳过批判的思考,直接强调接受后的创新,殊不知,没有反省认知的理解,没有持续兴奋的好奇心,没有智慧策略的阐述,哪里会有思维的再创造?哪里会有内生的原动力?
2.批判性思维作为内生动力在军事职业教育中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的“苏格拉底方法”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批判性思维,苏格拉底将其称为“探究性质疑”(Probing Question)。批判性思维的现代概念直接源于杜威1910年在《How We Think》中提到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及其进一步指向的结论。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开始着手开展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最能够得到学界共识的、最具代表性的界定应当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哲学学会开展的“德尔菲”计划中对批判性思维的界定: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两个方面:倾向和技能。倾向包括:求真、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好奇心等;核心技能包括:解释(归类、理解重要性和澄清意义)、分析(审查观念、识别论证和分析论证)、评估(评价主张和评价论证)、推论(质疑证据、推测不同可能和得出结论)、说明(陈述结果、证明程序的正当性和表达论证)和自校准(自我审查和自我校正)。而倾向就是内在活力和终身学习动力,技能决定倾向,倾向对技能具有反作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下一篇: 军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