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受众理论介入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学理探究
 
更新日期:2019-10-22   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受众及受众理论英国著名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认为,受众(Receiver)不仅是技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

 
1受众及受众理论
英国著名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 )认为,受众(Receiver)不仅是技术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群体总称,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和信息通的目的地。
受众理论是以受众为中心研究建立的传播学的理论,它的主要范式包括:被动的受众、顽固的受众、主动的受众、能动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网众等。在这里,研究的目的是如何让民族传统体育“受众”变为“忠实用户”和“传播者”,所以,主要围绕使用与满足理论、个体差异、社会参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探究。
1.2逻辑起止: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受众理论研究合理性
主动受众观认为,受众具有相当的能动性,他们在面对传媒信息的时候,会产生多样的信息解读方式,比如:对抗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霸权式解读等。加之地域、阶级、种族、性别、年龄、文化背景、职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就不仅仅是接受或者对抗,而是是一个“生产意义”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不仅是体育文化符号的输出,更是不同受众对民族体育文化符号的编码和解码,是以受众为导向的逆推理过程。因为传播受众有着自我消费和自我创造的能力,传播的有效性取决于受众是否将“接收”讯息解码变为“接受”的体育文化符号,所以,民族体育传播的研究和操作必须从“传者本位”转向“受者本位”。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中提出体育文化发展要适应媒体格局、受众对象、传播技术深刻变化的态势,加大对体育多元功能的挖掘与传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体育文化既包含了“养性、养生、养心”的生命理念,也渗透着“天人合一、内外兼修”哲学,蕴涵了“儒道互补”的精神,宏观上这对西方竞技体育的主导的激烈竞争文化是一种有益补充和调和;微观方面,中国传统体育动作的习练,能有效缓解人们的“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太极、气功等能促进中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缓解慢性疾病,弥补和满足日益迫切的公共卫生需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内涵丰富的民族体育在西方体育主导的当今体育生态圈发挥作用,引导西方体育将目光投向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费孝通先生提的“文化自觉”无疑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意识,主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的“供给侧”是其内容和形式,那么“需求侧”就是受众。受众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编码者、译码者和效果反馈者。大众传播的基本观点“受众即市场”,更是直接反映了“受众中心论”的思想。可以说,从传播学的角度综合考量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与受众理论的联动状态,理应成为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发端与回归问题上的的逻辑起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受众理论介入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学理探究

下一篇: 受众理论介入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学理探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