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反思与超越:民族传统体育“本我”与“他我”的辩证统一
 
更新日期:2019-10-23   来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22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以受众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是对其自身的反听与内视。它是在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本我与他我沟通互动而形成的方法论。文化

 
以受众为核心的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是对其自身的反听与内视。它是在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本我与他我沟通互动而形成的方法论。文化传播学领域的本我和他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其本我与他我的共生也是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的一个二元交互的过程。在学理上,“本我与他我”已经构成跨文化研究、人类学、哲学领域的核心命题,它不是简单地“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主客与主次”之间的关系,而是两种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话、交流和沟通,是一种“反求诸己”的态度和思辨。
本我是文化理解和认知的出发点和本源,从个人层面讲,它表达了个人的特殊经历、个体特点和记忆等;从集体层面讲,它表达了集体文化差异中的本我属性,即集体文化认同和记忆。文化的认知和记忆是本我的基本属性。民族传统体育发端于各民族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仪式中,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健身养生哲学和丰富的技能体系,这是其本我存在和认知的要义所在。他我是与本我相对而言的,是他者对本我的理解和态度表达。宏观层面上,他我是对文化特殊性的集体认同,微观层面上,是对个体特殊性的理解。传播学的循环模式强调的是传播信息的互动性,在这一过程中,他我和本我在一个有信息反馈的传播过程中进行互动,二者都享有行使编码与译码的职能。
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就是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跨文化性是其对外传播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对人类各文化共同诉求的认识以及文化内部的异质和批判性对话”,要求在文化交流中,主体和客体要超越文化归属,克服民族主义、反对政治身份,在本我与他我之间架起认知的桥梁,给人们提供双重认知的视角。雅阁.拉冈曾指出,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并不是靠其主观意识的单向成长或者本能欲望的推动,而是靠他我以及与他我同时介入的象征性世界的关系而形成的。换句话说,他我对本我认知具有不可或缺性。全球体育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体,用本我视角审视他我文化,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多元文化的塑造中,实现文化互相理解”。
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反之,世界的也一定来源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离开全球体育文化是不存在的,同样的,全球体育文化也是在各具特色的民族和区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才得以产生和发展。那么,民族的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的?有学者指出“解决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问题,是两种异质文化融合的文化交流问题,因此,不仅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还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既不能原封不动,让人家照单全收,也不能削足适履,搞的面目全非”。首先,需要,是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动力来源;其次,如何给,是其对外传播的重要关节。在如何给的问题上,我们不仅要从传统体育的“本我”审视其时代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应从现代体育“他我”眼光反思中国传统体育“身份”和“精神禀赋,民族传统体育要在自我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它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就是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变化”原则下的扬弃、继承与融合。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对西方体育文化现代化和文化“他者化”伎俩保持清醒认识,同时,要改变“封闭式”的言说方式,用“世界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高文化地位与话语权。在互动融合中不断反思本我,形成他者审视的倒逼机制和反向论,从而推动本我更好地为他我所接受。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反思与超越:民族传统体育“本我”与“他我”的辩证统一

下一篇: 反思与超越:民族传统体育“本我”与“他我”的辩证统一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