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由此可知,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各地不同的风俗或民俗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深远。学者李泉认为“所说的文化因素,主要是隐含在目的语的结构系统和表达系统中反映该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同时揭示语言中包含的这类文化因素,就无法理解这种语言,更无法正确的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而这类隐含在语言的结构和表达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外族人无法知晓,本族人又习焉不察,因此往往造成文化上的冲突和交际上的障碍。”由此可以得知,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上有着重要作用。而对外汉语教学究其本质就是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进行的,学习语言,就会涉及到文化,必然就关系到文化认同问题上来。在学习过程中,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会发生冲突,两种文化相交的语境中凸显的正是民俗文化。不了解彼此文化之间的差异,势必会造成沟通上的障碍,交际上的失败。比如在日常生活用语上,中国人见面习惯用称谓语,见到长辈往往是“叔叔”“大爷”等,这是很常见的打招呼,而在外国文化中,他们不用称谓语打招呼,即使用了也是表明对方叫你是有事和你说,外国人会等你继续说下文。这就是民俗文化间的差异,不了解就会造成尴尬局面。在词汇用语上,一些谚语和歇后语充分显现民俗文化,往往蕴含特殊用意,如“不到黄河心不死”,中国人看来是表示坚持,外国人就不理解,为何如此固执不懂变通。外国学生来到中国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感受到中国民俗文化气息和生活方式,所以民俗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