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师范生培养是高师院校为社会输送教师人才的一项重要职能,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关乎高校的办学水平,也体现其教书育人的责任履行。而且依据国务院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文件精神,教育部统一部署,规定从2011年9月起启动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授予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8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明文规定,试点工作启动之后,试点地区入学的师范生,如申请相应的教师资格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这就意味着师范生毕业时不再是直接获取教师资格证,而须参加教师资格统考,只有顺利通过方能具备申请证书资格,还不可以直接颁发证书。既是如此,在教师资格已经“国考”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师范生专业素养之优劣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自然直接会反映到考试的通过率上,进而势必会影响到学校声望、生源,甚至关乎其能否立足师范院校之林。
其次,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家进步的迫切需要。而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师范生在高校培养起的德性修为,心性修养,才识学养是今后从事教职的根基所在,师范生培养的质量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能否胜任教师工作也可从这几个方面的优劣来衡量,虽然入职之后,他们仍可加强学习弥补,甚至终身学习不辍,但是耽误高校这一黄金学习阶段,其后之格局与效果总难尽如人意。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品质,目前,我国优质教师培养,不论是速度与质量,均不能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高标准教育服务需求,更难以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导致的激烈竞争所提出的要求与挑战。从学习主体责任上来说,师范生的高校刻苦攻读其实是今后入职的角色预演,学习敷衍马虎,自然难当重任,又因为其角色职能铸造灵魂,关乎国运,所以用心锤炼能力,提升素养,责无旁贷。
第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就教师的重要作用,语出惊人,指出:“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并表达心中那理想的愿景,就是“要让教师成为最伟大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有好的教师才能够教出好的学生。在第三十个教师节的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在与师生座谈中提出了好教师的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可以说精准地为好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国家发展师范教育事业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之处就在于教师的工作具有师范性。而师范性简而言之就浓缩在习总书记所提炼的教师“四有”标准里。由此可见,师范生培养来不得半点马虎,绝不可减低既定标准,而师范生要想在未来成为好的教师,甚至卓越教师就更须勤学苦练,孜孜以求,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要追求广博、深刻和系统;在专业技能上也要企向熟中求巧,精益求精;在专业情操上,亦需一生检点,心怀仁爱,敢于担当,为人师表,树立精神风范,发挥人格魅力;在专业理想上,亦应不断超越目标,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当然,这四个方面并不是要求师范生在求学阶段就须达到,如果这样要求,显然是很不现实的,也根本没有可能达成,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个终极不变的固化结果而是一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不断历练境界。但是,对这几个方面抱着坚定的信念,有一种诚心向往的执着,带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自觉追求意志,则是师范生应该具备的品格。
最后,而具备这种品格的学生,则不仅可以当之无愧于师范生那崇高而又专业的师范性,今后亦能顺利胜任教职工作,同时也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换句话说,就是获得这种素养的人才不管从事专业的教书育人工作,亦或涉及专业以外的任何行当,都可以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但是,这种品格或是素养却不能凭空产生,需要在平日的学习之中,主要是在专业的钻研当中培养,既不能脱离专业能力训练去另搞一套,也不便延迟至毕业之后再重新来过。师范生专业的学习和钻研过程,就是德性、心性、理性和才性的修炼过程,虽然经历这一雕琢打磨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会各因原有的起点和资质而所获的识见和能力各有不同,但是通过这一过程的严格历练,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那种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意识,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气度,对责任勇于担当的精神。总所周知,思想会指导行为,行为会养成习惯,习惯会凝成性格,性格会铸就命运。试想,师范生如果在平日专业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当中,敷衍了事,随随便便,不说其必备的专业师范性大打折扣,更何谈今后能指望上在从事其他工作时会突然一变性情,郑重其事,兢兢业业起来。实际上,师范生教育,甚至一切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是通过对本专业的精研苦修,达到一种熟练本专业的能力,进而养成胜任学科和职业的综合素质,更为理想的境地是由此衍生发展,形成一种可贵的“可迁移能力”,具有时时自我觉知的意志,可作批判性的独立思考,生发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获得追求幸福的能力。大千世界,各行各业,虽然所需本领各有不同,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终极之境却是彼此贯通,正如宋明理学所讲的“理一分殊”学说,天地万物,虽然形形色色,分开而言,各具一理,但是千差万别之物在本质层面上而言却又概而归于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