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班级稳定,而班级决策是班级所有成员经过讨论商量,对班级集体重大事项做出的集体决定的行为,主要涉及的集体事项有班委的选拔 、评奖评优的确定 、助学金发放名额的确定、班级团体活动的确定等,在班级整体建设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班级氛围的一个重要体现,事关班级未来发展方向。高校班级决策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不利于班级的长远发展,同时压制了大学生的话语权,损坏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从传播视角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害怕孤立造成的恐惧感
“沉默的螺旋”理论部分反映了社会心理学思想,即一个人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极大程度上会依赖他人的想法,或者更确切的说,依赖于对他人意见的理解。从心理学角度看来,引发这种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是“不被孤立”,这正是“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的条件之一,由此“对孤独的恐惧”产生了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附和行为。班级决策是对班级集体事务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需要辅导员和班级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当议题被提出来讨论商量时,许多成员都不愿率先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与“优势意见”不一致造成排挤和孤立,而拒绝优先发表言论,通过沉默的方式实现对自我的保护。在对辅导员和其他成员的意见进行评估考察后,再有选择的做出或沉默或顺从或反对的表态,由于对孤立的恐惧感,一方意见的越来越沉默促成一方意见的越来越增势,通过这种方式做出的决策结果,虽然形式上实现了民主,但实质上不能让大多数人信服,决策执行起来也非常困难。
(二)迫于群体压力选择从众行为
人具有社会性,作为个体的学生聚集在班级(即群体)中,会受到群体规范的约束,感知到群体压力的存在,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多数人的意见会影响少数人的意见。197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特蕾莎嬷嬷 (MutterTeresa)的一句话引起世界轰动,她是这样说的:“最糟糕的疾病不是麻风病或肺结核 ,而是感到不受人尊重 、不被人喜爱 、被人们所遗弃。在一个群体中,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的有利途径就是遵从群体意见和规范。在高校班级决策过程中,虽说由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但两者的角色地位是不一样的,在进行决策行为时,一般会由辅导员牵头组织,而高校的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有着制度化的权威 ,在决策过程中很容易制造一种“权威压力”,辅导员的意见会被当成“主流意见”,对学生群体形成群体压力。在辅导员未发表意见时,学生会对周围意见环境进行评估,持观望态度,一旦辅导员表态,与辅导员意见相似的学生会大胆积极发言,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可能缺乏勇气,不敢对抗所谓的“权威”,迫于群体压力,有可能选择沉默或改变原有想法,顺从“主流意见”。这就形成了“沉默的螺旋”。
(三)刻板印象造成“专制形象”
刻板印象是由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的,这个理论是指人们对一些特定事物会持有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并且这种观念和印象会伴随着人们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影响人们的决策。该理论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这种固定化的印象也会阻碍对新事物的接受,影响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群体也有其群体成员广泛接受的通行的刻板印象。大学生群体在小学到高中的学习生涯中,由于其还属于未成年阶段,判断能力思维方式还不太成熟,在涉及班级建设方面的决策很多是由班级管理者综合考虑直接决定的,这就给大学生造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决策结果的最终决定权属于辅导员,班级成员只拥有形式意义上的参与权,对决策结果不造成任何影响,从‘’而班级其他成员会形成对辅导员的专制的刻板形象,即辅导员决定一切事物,其他成员只能顺从,决策参与者的理性告诉他们,支持辅导员的意见风险最小,为得到辅导员及群体成员的认可,会优先考虑辅导员的意见,并把它认定为群体的主流意见,他们会以顺从或沉默的方式站队优势意见的一方,即使有少数中坚分子勇敢发言,也会被忽视,不能引起少数派的积极呼应,从而导致中坚分子的声音越来越薄弱,得不到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