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更新日期:2019-10-24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浏览次数:2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高职模式下教师思维惯性的制约因素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自身定位就是授课,经常出现一本教材用多年的现象,接触新事物、生产

 
(1)高职模式下教师思维惯性的制约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自身定位就是授课,经常出现一本教材用多年的现象,接触新事物、生产实践的机会较少,对现阶段社会的人才需求信息把握不足,产生滞后。教师的授课变化不大,但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不停在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与社会脱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沃土,学校的培养宗旨一定要满足社会需求,否则毕业生很难适应工作单位需求,严重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是学校的招牌,学生就业率及社会的认可度,直接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面临本科教学、本科生数量增加,其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专科生而言须作出重大调整、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较强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以满足本科教学的要求。
(2)学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师生比较低,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每学期大部分的精力都消耗在教学上,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除了面对教学任务外,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处理个人问题和小孩的教育问题,除此之外剩余的时间寥寥无几。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完成新进本科生的教学、还要应对过渡期内专科生的教学任务,教师数量捉襟见肘,大大增加了教师及行政人员的负担。与此同时,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挤出时间做科研——申报项目材料、承担横向项目、撰写科技论文。在高职时期,教师的科研压力小,大多数教师长期不做科学研究,一时间转向本科院校,科研任务陡增势必引起不适应,使教师们面临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双重压力的局面。
(3)考核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避重就轻是人们的惯性思维常态。高校的常规考核制度局限于教学及职称评审制度。在此思维定式下,教师按照教学和职称评审要求,进行教学工作、准备职称评审材料;在完成教学任务、已评上相应职称的情况下,仅靠自觉性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仅从宏观上进行了粗放式的引导,针对性不强,没有完全从教师的角度促使其积极参与自身素养的提高,大多数教师迫于学校制度的压力,机械、被动地参与院系组织的假期实践活动,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4)教师习惯和环境的影响
高校的教师,尤其是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为研究生学历,长期学术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使其重视学术、看重发论文,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及传统思维。大学是一个相对封闭、保守的环境,相对其他行业,与社会其他单位的交往比较少,与企业等外界的联系不紧密。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工作习惯及环境的影响,决定了教师思想上重理论教学的惯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学校一定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制定激励措施使教师积极到大中型企业或科研院所中去,及时掌握社会需求;同时,教师应该努力搜寻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强化与企业的产学研项目合作,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运用在生产实践中,已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实战经验,并把实践中的实例穿插的课堂及实验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学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下一篇: 新建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