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回归初心,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体系倾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更新日期:2019-10-25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1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大学》中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道德教育、修心炼己;提出唯有以德治心,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略;注重教

 
《大学》中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道德教育、修心炼己;提出唯有“以德治心”,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略;注重教人“知书达理”才算掌握了教育的要义。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劳动力,它还可以使人获得能够真正像一个人一样生活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而非培养沦落为参与全球市场经济网络的“机器人”。从通识教育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其中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以至可以说,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通识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当代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既具有改变外部世界之知能,还具有“心灵自我唤醒能力” (黑格尔语)以期在个体生命中达成“外在世界”与“内心世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以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正如哈佛大学委员会所说通识教育的目的培养是“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的健全公民”。
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与资本主义浪潮的笼罩之下,专业教育成为提升个人阶层的工具,通识教育有所冷落,两者在本科教育中正逐渐失去原有的平衡。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的挑战,通识教育在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中要融入创新体系,拓宽自己领域,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形成科学人文形式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上开展经典名著导读课,使其教育体系面向历史、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挖掘其潜质提供环境,教会学生需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上,高校与社会积极创造中外优秀文本阅读的环境及多样式的实施方式;在通识教育的评价上,以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教师的成长为重点参考标准;在看待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上,国家、高校与社会要以非市场化,非功利性的眼光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创造其丰富性与多样性的成长平台。通识教育重塑大学的文化之根,让所有大学生接受必需的共同知识,培养德性,提高判断力,在重视科研的同时,强化教学的分量,特别是让曾经受冷落的中国传统文明在大学里获得应有的尊重。通识教育以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体系为基础,融入创新体系,回归初心,在教授学生普遍性知识的同时也
注重心灵、人性、情感、道德的教育,增强自我认同感,进而培养学识渊博、道德高尚、陶冶情操、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的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回归初心,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体系倾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下一篇: 回归初心,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体系倾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