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非连续性教育的理解
 
更新日期:2019-10-28   来源:教育界   浏览次数:27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非连续性教育的产生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教育人类学家OF博尔诺夫(OttoFriedrichBollonow)在基于存在主义的理论上系统的阐述了他非连续性教育的

 
(一)非连续性教育的产生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教育人类学家 O·F·博尔诺夫(Otto Friedrich Bollonow)在基于存在主义的理论上系统的阐述了他非连续性教育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人类学》一书当中。他认为教育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连续性是基于人的整个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以及差异性的特点,当前的教育也是基于人们发展的持续性进行的,表现在:一是要求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顺序;二是遵循教学过程的顺序;三是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存在主义认为,在人的生活中突然出现的一些非连续性的事件或外来干扰并不只是一种偶然事件,而是深深地隐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不可避免的。博尔诺夫,基于这样的思想“把间断的、顿悟的教育归结为非连续性教育”,并认为非连续性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用非连续性教育的观点去剖析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各种困难和干扰所带来的教育低效现象和应付各种障碍,能使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非连续性教育的的内涵
“危机、号召于告诫、唤醒、遭遇”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四种形式,也是进行非连续性教育的原因和途径。
1.危机。博尔诺夫认为危机是指“突然出现的较大的且又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过程的事件”。危机具有偶发性、强影响性、弱控制性的特点,难以避免,但危机却是人们登上生命新阶段获得内心的独立感的机会,危机越大,我们解决和克服危机的决心就越大,成功度过危机之后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清新感和淋漓尽致的酣畅感。博尔诺夫说“向新生命阶段的过渡只有通过危机才能实现”。
2.号召与告诫。号召:召唤呼应;告诫:指告警戒。它是决解危机的主要措施,“认识需要外物推动屡教不改的生物”。人们不可能一直保持在高速持续发展的状态,往往会陷入一种本能的退化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的“号召与告诫”来激励人们前行,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手段,旨在对学生心灵上的动员。告诫和号召,其差别主要是受教育者的自由程度存在差异,告诫给受教育者实行的自由度高,号召给受教育者决断的自由度高。
3.唤醒。博尔诺夫基于危机的基础上提出唤醒的概念,“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博尔诺夫认为: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种所谓“本源性”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意识通常处于沉睡状态。教育就是要把学生深睡的道德意识唤醒,是=使他们回到本源上去,意识自我状态、实现自我价值、是过去、现在、未来得到同意,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充满希望。
4.遭遇。“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可以称作遭遇,它们闯入人的生活,突然地、往往令人痛苦地中断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遭遇是对自我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它是人们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当中做出选择。遭遇具有两面性,无可预料、客观存在的特点,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活中突发的各种事件,并要求人们尽快决断。“一种认真对待自己使命的教育必须能引导成长着的一代人与精神世界的人物进行这种决定的遭遇,所有的教学都要以此为方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非连续性教育的理解

下一篇: 非连续性教育的理解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