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什刹海与中轴线的关系
 
更新日期:2019-10-28   来源:资源开发与市场   浏览次数:21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空间结构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以水定基,山水为脉。设计师刘秉忠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确定都城

 
1. 空间结构
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以水定基,山水为脉。设计师刘秉忠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确定都城几何中心,从而确定了中轴线的基点。
什刹海与中轴线的水城共融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北京中轴线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OUV)可以从中轴线与环境的关系角度分析。中轴线性轴线更多地体现了“象天法地”“等级礼制”等规划思想,而中轴线与六海水系的互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城市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集中体现。第一,城水相依的地理格局体现着俯瞰天地、襟怀天下的国家战略考量。元代陶宗仪曾描述,“城京师,以天下为本,……峙万岁山,浚太液池,派玉泉,通金水,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壮哉帝居!择此天府”。第二,以什刹海为代表的大都水系,反映了与自然环境相合的思想理念,体现了西北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完美结合。第三,什刹海的山水视廊为中轴线提供了舒展和延伸空间。什刹海虽无山,但可“银锭观山”,与远处的西山,近处的琼华岛、瀛洲岛和万岁山有了视觉上的联系;其水体的开阔、灵动和韵律与中轴线的规整、秩序和封闭格局对比强烈、相得益彰,富有审美情趣。
2 .历史功能
历史上,什刹海承载着商业、游憩和居住等多元功能,是区别于中轴线皇城政治意义的拓展空间,体现着历史文脉的动态性、延续性和多样性,丰富着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2.1 贸易繁华的城市商业中心
元大都时期,什刹海是漕运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码头,一时“舻舳蔽水”,蔚为壮观。按照“前朝后市”原则,斜街市(鼓楼前)成为最大商业中心。马可波罗在行记中描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明代,王府、商铺和酒楼林立,生活服务类商业崛起。清代茶楼酒肆热闹非凡。清末的钟鼓楼区域和民国时期的荷花市场成为具有平民色彩的民俗商业区。
2.2 开放共享的生态游憩空间
元代,积水潭水域纳入都城,勾栏瓦肆成为元曲杂剧交流之地。明代漕运功能不复,什刹海成为“多古寺、多名园、多骚人遗迹”的“都下第一胜区”。加之“前三海”属于苑囿禁区,西山路途较远,“后三海”成为民众可涉足的游赏区。王公贵族和文人学士在此聚集、赏景、论学、集会。有茶陵茶陵诗派代表人物李东阳“西涯”咏怀;有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士人结社;有进士米万钟的漫园营建和游园集会等。清代王府、别业和花园出现,什刹海地成为皇室宗亲、满汉官宦等开展雅集和堂会活动的场所,著名的有纳兰性德组织的渌水亭雅集、法式善组织的“诗龛”、翁方纲组织的酒楼诗会等。
2.3 临水而居的人居生活空间
什刹海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中轴线建筑文化精华,院落营造模式、建筑构造和装饰艺术是传统礼制观念和宜居思想的体现。几百年间,什刹海是王公贵族府邸集中区域,如醇亲王府、恭亲王府、庆王府、涛贝勒府、棍贝子府等。达官贵人府邸有宋小濂的止园、尹继善的晚香园、张之洞的可园等。清亡后,府宅院落逐渐变成名人宅院,如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张伯驹故居等。此外,冯友兰、张岱年、杨沫、田间、张恒寿、常惠等也曾居住于什刹海区域。现存名人故居及承载文化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和政治文化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现今,胡同四合院成为展示首都百姓人居生活面貌的窗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味老字号、游嬉演艺及老北京市井生活方式体现着什刹海的“人民性”特征。
3. 时代使命
什刹海是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将与中轴线共同打造文化旅游金名片。什刹海的变革发展是伴随北京社会经济发展、首都功能定位、旅游消费导向而不断调整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什刹海列为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2008年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什刹海—南锣鼓巷是核心区13片“文化精华区”之一。立足时代机遇,作为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什刹海将试点先行,联动中轴,打造北京老城传承保护、有机更新、重塑魅力的标杆和文化旅游金名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什刹海与中轴线的关系

下一篇: 什刹海与中轴线的关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