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的困境
 
更新日期:2019-10-31   来源:人民教育   浏览次数:14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道德缺失现象加大立德树人实现难度在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个体意识与自我中心倾向明显膨胀,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

 
(一)道德缺失现象加大“立德树人”实现难度
在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个体意识与自我中心倾向明显膨胀,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并把个人主义当作处世准则,较少考虑社会价值与理想,社会责任感逐步淡化。受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影响,部分大学生迷失自我,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理想信念缺失、社会道德意识冷漠、金钱至上,忽视个人诚信、法律意识不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当前社会倡导的严重偏离。
(二)机制不够健全削弱“立德树人”的落实成效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在高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对立德树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从思想上严重阻碍立德树人的实现。
第一,学校对立德树人的认识不到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存在一些高校虽然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却在实际行动“换汤不换药”,没有积极去拓展立德树人的途径,没有丰富立德树人的内容。
第二,立德树人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立德树人能否顺利实施,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的积极支持;目前部分高校在立德树人实施方面,缺乏充足的资金和雄厚的师资队伍;立德树人的领导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三全育人机制。
第三,部分教育者受传统“教师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不理解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只顾满埋头做科研;学生自身认为主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并没有认识到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尚未在师生群体中没有得到普及。
(三)评价体系偏颇影响“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第一,立德树人的评价方式不合理、评价标准单一、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高校立德树人的评价大都是注重整体效果评估,看重立德树人的整体效应,而忽视对个体的关注。评估机制不健全,使得高校立德树人的效果得不到客观展现,也不能及时总结立德树人的经验和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立德树人的实际成效。健全立德树人的评价机制是综合分析评判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途径。
第二,学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师德评价标准,所以在评价一个教师称职不称职时,往往只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学历程度以及课时量等这些客观的方面,往往忽略教师的道德水平,导致高校教师在培养学生时也只注重学生智力方面的发展。在学生评价方面,只是看重成绩、平时表现等,这样的评价标准存在严重的片面性问题。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的困境

下一篇: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的困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